“薯蕷傍籬寒引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薯蕷傍籬寒引蔓”全詩
半衰半健意蕭散,不雨不晴天晏溫。
薯蕷傍籬寒引蔓,菖蒲絡石瘦生根。
參差燈火茆檐晚,童稚相呼正候門。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游近村》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近村》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漫游于近村的情景,表達了一種閑適自得的心境。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行歷茶岡到藥園,
卻從釣瀨入樵村。
半衰半健意蕭散,
不雨不晴天晏溫。
薯蕷傍籬寒引蔓,
菖蒲絡石瘦生根。
參差燈火茆檐晚,
童稚相呼正候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游近村莊為主題,展現了詩人閑適自得的心態和對自然環境的感受。
詩的開頭,詩人經過茶岡和藥園,但卻選擇從釣瀨入樵村。這表明他并不追求富貴和名利,而是傾向于追求寧靜和自然之美。
接下來的兩句“半衰半健意蕭散,不雨不晴天晏溫”描述了詩人的心境。他的身體和精神都處于一種半康健的狀態,意味著他身心放松,心境寧靜。無論是雨天還是晴天,天氣都溫和宜人,與詩人的心境相呼應。
下一句“薯蕷傍籬寒引蔓,菖蒲絡石瘦生根”描繪了自然景觀,薯蕷依附在籬笆上,寒冷的環境促使它們的蔓生長。菖蒲則在瘦弱的石頭上扎根,表達了生命的頑強和適應力。
最后兩句“參差燈火茆檐晚,童稚相呼正候門”描繪了村莊的夜晚景象。燈火參差閃爍,茅檐下孩童們互相呼喊著,仿佛在等待著某個人的歸來。這一景象透露出一種寧靜和溫暖的氛圍。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的細節和人們的生活場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對純樸生活的追求。詩人在近村漫游的過程中,體驗到了自然的美和人情的溫暖,將這種美好的感受轉化為詩意,給讀者帶來一種寧靜和愉悅的情緒。
“薯蕷傍籬寒引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jìn cūn
游近村
xíng lì chá gāng dào yào yuán, què cóng diào lài rù qiáo cūn.
行歷茶岡到藥園,卻從釣瀨入樵村。
bàn shuāi bàn jiàn yì xiāo sàn, bù yǔ bù qíng tiān yàn wēn.
半衰半健意蕭散,不雨不晴天晏溫。
shǔ yù bàng lí hán yǐn màn, chāng pú luò shí shòu shēng gēn.
薯蕷傍籬寒引蔓,菖蒲絡石瘦生根。
cēn cī dēng huǒ máo yán wǎn, tóng zhì xiāng hū zhèng hòu mén.
參差燈火茆檐晚,童稚相呼正候門。
“薯蕷傍籬寒引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