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吊章華無處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吊章華無處問”全詩
天地何心窮壯士,江湖從古著羈臣。
淋漓痛飲長亭暮,慷慨悲歌白發新。
欲吊章華無處問,廢城霜露濕荊榛。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哀郢》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哀郢》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荊州十月早梅春,
徂歲真同下阪輪。
天地何心窮壯士,
江湖從古著羈臣。
淋漓痛飲長亭暮,
慷慨悲歌白發新。
欲吊章華無處問,
廢城霜露濕荊榛。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陸游對于荊州的哀傷和對壯士的贊頌之情。詩中荊州的十月早梅開放,象征著春天的到來,但與此同時,陸游卻感到傷感和哀嘆。他說過去的歲月真實地像下山的車輪一樣,不停地滾動著,無情地帶走了許多英勇的壯士。他感嘆天地對于那些無私奉獻的壯士有何心思,他們在江湖歷史中留下了不朽的傳說。詩的后半部分,陸游表達了自己慷慨豪情、悲歌白發的心情。他借飲酒來釋放內心的痛苦,他在長亭中盡情暢飲,他的歌聲激蕩在空氣中,他的白發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凋零。他想要悼念那些英勇的壯士,但卻找不到吊祭的地方,他所看到的只有廢棄的城市和覆滿霜露的荊榛。
賞析:
《哀郢》是陸游晚年創作的一首詩詞,也是他對時局和自身遭遇的反思和抒發。詩中通過對荊州早梅、壯士和自身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歲月和那些無私奉獻的壯士的敬仰和哀悼之情。在詩中,陸游的悲傷和豪情交織在一起,他通過暢飲和悲歌來宣泄內心的苦痛和感慨。他的白發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也表達了他對光陰易逝的感嘆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詩中的“荊州”和“十月早梅春”是具體的景物描寫,營造了一種春寒料峭、荒涼寂寞的氛圍。壯士和羈臣的形象象征了無私奉獻和歷史悠久的江湖傳說,也是作者對過去英雄事跡的贊美和懷念。長亭、痛飲和悲歌則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激情和對逝去歲月的懷念之情。最后,廢城和濕荊榛的描寫暗示了時代的動蕩和作者所處的困境,也是對逝去榮華和無奈現實的反映。
整首詩以哀怨和壯懷并存,通過對荊州、壯士和自身的聯想和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易逝、榮華凋零的思考和感嘆。它展示了陸游深刻的情感和對歷史的關注,同時也反映了他對自身命運和時代變遷的矛盾心態。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哀郢》以悲愴的情感和豪情壯志交織,通過對荊州景物、壯士和自身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易逝、英勇壯志的思考和感慨,展現了陸游深沉的情感和對歷史的關注。
“欲吊章華無處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āi yǐng
哀郢
jīng zhōu shí yuè zǎo méi chūn, cú suì zhēn tóng xià bǎn lún.
荊州十月早梅春,徂歲真同下阪輪。
tiān dì hé xīn qióng zhuàng shì, jiāng hú cóng gǔ zhe jī chén.
天地何心窮壯士,江湖從古著羈臣。
lín lí tòng yǐn cháng tíng mù, kāng kǎi bēi gē bái fà xīn.
淋漓痛飲長亭暮,慷慨悲歌白發新。
yù diào zhāng huá wú chǔ wèn, fèi chéng shuāng lù shī jīng zhēn.
欲吊章華無處問,廢城霜露濕荊榛。
“欲吊章華無處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