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從識字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憂從識字時”全詩
信書安用盡,見事可憐遲。
錯自彈冠日,憂從識字時。
今朝北窗臥,句句味陶詩。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砭愚》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砭愚》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儲藥如丘壟,
人愚未易醫。
信書安用盡,
見事可憐遲。
錯自彈冠日,
憂從識字時。
今朝北窗臥,
句句味陶詩。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憂慮和對文學的熱愛。詩中曾提到儲存的藥物像一座堆疊起來的丘壟一樣,暗喻醫治人們固執愚昧的困境。作者感嘆人們的愚昧難以輕易醫治,即使有良藥也無法解決問題。他認為即使有人用盡心思寫信告訴他們真相,但他們反應遲鈍,對現實的了解也很有限。作者從年少時就認識到人生的困境和憂慮,直到現在他依然感到沮喪和擔憂。然而,在此刻,他躺在北窗下,品味著每一句詩句,從中感受到了無盡的樂趣和慰藉。
賞析:
《砭愚》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社會愚昧和自身憂慮的情感。它通過對儲藥、信書和彈冠等意象的運用,巧妙地揭示了社會現實和人們的困境。詩中的愚昧形象與詩人的自覺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作者對知識和文學的追求。北窗下的靜思之境,使作者從浮躁的現實中解脫出來,回歸到內心的寧靜與安寧。整首詩氛圍內斂而深沉,語言簡潔卻意蘊豐富,展現了陸游獨特的思想和文學風格。
這首詩詞在表達對社會現實的憂慮和對文學的追求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呈現了作者對人生苦難的思考和對文學藝術的熱愛。它向讀者傳遞了一種希望和慰藉,即通過文學的力量,我們可以超越現實的困境,獲得內心的寧靜和滿足。
“憂從識字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ān yú
砭愚
chǔ yào rú qiū lǒng, rén yú wèi yì yī.
儲藥如丘壟,人愚未易醫。
xìn shū ān yòng jìn, jiàn shì kě lián chí.
信書安用盡,見事可憐遲。
cuò zì dàn guān rì, yōu cóng shí zì shí.
錯自彈冠日,憂從識字時。
jīn zhāo běi chuāng wò, jù jù wèi táo shī.
今朝北窗臥,句句味陶詩。
“憂從識字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