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成樹後困長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楸成樹後困長藤”全詩
澗松郁郁何勞嘆,卻是人間奈廢興。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澗松》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澗松》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藥出山來為小草,
楸成樹后困長藤。
澗松郁郁何勞嘆,
卻是人間奈廢興。
詩意:
這首詩以澗松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于人間事物興衰變化的感慨。詩中通過描繪山中的藥草和澗松的成長,借以抒發對于人世間興盛和衰敗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述山中的草木的生長和變化,表達了作者對人世間興盛和衰敗的思考和感慨。
首句“藥出山來為小草”,描繪了藥草從山中生長出來,為小小的草木提供了滋養和保護。這一句意味著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延續,人們常常忽視這些微小的存在,卻是構成整個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接著,詩中描繪了楸樹的成長過程:“楸成樹后困長藤”。楸樹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寓意長壽和堅韌的象征,但當楸樹長成后,被長藤纏繞,表示人們在追求興盛的過程中,常常會遭遇各種束縛和阻礙,使得興盛變得困難和困頓。
最后兩句“澗松郁郁何勞嘆,卻是人間奈廢興”,表達了作者對于澗松的感慨。澗松是生長在溪澗之中的松樹,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然而,盡管澗松的生命力旺盛,卻無法擺脫人間的廢興命運。這里的“奈廢興”表達了作者對于人間事物興盛衰退的無奈和無力感。
整首詩通過對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人世間事物興盛和衰敗的思考和感慨。它提醒人們要珍惜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延續,同時也反思人們在追求興盛時所面臨的種種困境和無奈。
“楸成樹後困長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n sōng
澗松
yào chū shān lái wèi xiǎo cǎo, qiū chéng shù hòu kùn zhǎng téng.
藥出山來為小草,楸成樹後困長藤。
jiàn sōng yù yù hé láo tàn, què shì rén jiān nài fèi xìng.
澗松郁郁何勞嘆,卻是人間奈廢興。
“楸成樹後困長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