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際入搔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際入搔頭”全詩
日依平野沒,水帶斷槎流。
搗紙荒村晚,呼牛古巷秋。
腐儒憂國意,此際入搔頭。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江樓》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樓》是宋代文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急雨洗去了殘瘴,我閑倚在江邊的樓上。
太陽漸漸沉沒在平野,水流帶著斷裂的船木。
在荒村中研磨紙張,呼喚著牛回家的古巷秋天。
憂國之情縈繞著腐儒,此時此刻使我不禁搔頭。
詩意:
《江樓》描繪了一個雨后的景象,詩人倚在江邊的樓上,觀察著周圍的景物和思考著自己的處境。詩中融入了對社會和國家現狀的憂慮,以及對自己身份和責任的思考。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表現了詩人對社會動蕩和個人命運的思考與憂慮。
賞析:
1. 自然景物的描寫:詩詞以急雨洗去殘瘴為引子,描述了雨后的清新景象。雨水洗凈了空氣中的瘴氣,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太陽漸漸落下平野,水面上漂浮著一些斷裂的船木,展現了江邊的寧靜和寂寥。
2. 對社會現狀的憂慮:詩中提到搗紙的荒村和呼喚牛回家的古巷秋天,反映了當時農村貧困和社會動蕩的現實。腐儒憂國意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社會的關切與擔憂。
3. 內心情感的抒發: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憂慮和困惑。他在這個時刻不禁搔頭,可見他對當前的局勢和自己的處境感到無奈和困擾。詩詞中流露出一種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苦悶。
《江樓》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內心情感的抒發,將個人的憂慮與社會的現實相結合,展現了陸游作為一個文人士人的思考和情感表達。這首詩詞給人一種深思熟慮的感覺,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動蕩和人們的困境。
“此際入搔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lóu
江樓
jí yǔ xǐ cán zhàng, jiāng biān xián yǐ lóu.
急雨洗殘瘴,江邊閑倚樓。
rì yī píng yě méi, shuǐ dài duàn chá liú.
日依平野沒,水帶斷槎流。
dǎo zhǐ huāng cūn wǎn, hū niú gǔ xiàng qiū.
搗紙荒村晚,呼牛古巷秋。
fǔ rú yōu guó yì, cǐ jì rù sāo tóu.
腐儒憂國意,此際入搔頭。
“此際入搔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