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大江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回首大江濱”全詩
幽燕通使者,岳牧用詞人。
國待賢良急,君當拔擢新。
佩刀成氣象,行蓋出風塵。
戰伐乾坤破,瘡痍府庫貧。
眾僚宜潔白,萬役但平均。
霄漢瞻佳士,泥途任此身。
秋天正搖落,回首大江濱。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送別陵州路使君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自己對當前社會局勢和政治風氣的深切思考和憂慮。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王室比多難,高官皆武臣。
幽燕通使者,岳牧用詞人。
國待賢良急,君當拔擢新。
佩刀成氣象,行蓋出風塵。
戰伐乾坤破,瘡痍府庫貧。
眾僚宜潔白,萬役但平均。
霄漢瞻佳士,泥途任此身。
秋天正搖落,回首大江濱。
詩意和賞析:
該詩以送別陵州路使君為主題,描繪了古代官員在時代動蕩和政治墮落的背景下的艱辛和矛盾心情。
首句中的「王室比多難,高官皆武臣」,暗示著王室的困苦和高官多為軍人身份,而非文官。其次,詩中提及的「幽燕通使者,岳牧用詞人」,指的是使臣和州牧是文人來往,暗示這是一個政治環境開明的地方。然而,之后的「國待賢良急,君當拔擢新」表達出國家迫切需要賢良之人,使君需要拔擢新人來治理州郡。
接下來的兩句「佩刀成氣象,行蓋出風塵。戰伐乾坤破,瘡痍府庫貧。」形象地描繪了使君在行軍征戰中的英勇形象,同時也暗喻了當時戰亂頻繁,國家財政困難的局面。
最后兩句「眾僚宜潔白,萬役但平均。霄漢瞻佳士,泥途任此身。秋天正搖落,回首大江濱。」表現了詩人送別使君時的感慨和憂慮。詩人希望政府官員清廉正直,公平公正地對待千萬百姓。他自愿在這個泥濘的世界中任職,以決心面對生命的苦難。最后兩句紀念了時光流逝和一切都將成為過去的事實。整首詩以送別場景為線索,寓意深遠,寄托了杜甫對社會和國家的憂慮和期許。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送別使君的場景為背景,通過對政治局勢的描述和對官員的期望,表達了杜甫對當時社會的反思和對政治風氣的關切。詩詞中遣詞用句精準,形象生動,意蘊豐富,深入人心。這首詩也體現了杜甫的寫作風格,即對于時事政治的關注和對社會苦難的同情。
“回首大江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íng zhōu lù shǐ jūn fù rèn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wáng shì bǐ duō nàn, gāo guān jiē wǔ chén.
王室比多難,高官皆武臣。
yōu yàn tōng shǐ zhě, yuè mù yòng cí rén.
幽燕通使者,岳牧用詞人。
guó dài xián liáng jí, jūn dāng bá zhuó xīn.
國待賢良急,君當拔擢新。
pèi dāo chéng qì xiàng, xíng gài chū fēng chén.
佩刀成氣象,行蓋出風塵。
zhàn fá qián kūn pò, chuāng yí fǔ kù pín.
戰伐乾坤破,瘡痍府庫貧。
zhòng liáo yí jié bái, wàn yì dàn píng jūn.
眾僚宜潔白,萬役但平均。
xiāo hàn zhān jiā shì, ní tú rèn cǐ shēn.
霄漢瞻佳士,泥途任此身。
qiū tiān zhèng yáo luò, huí shǒu dà jiāng bīn.
秋天正搖落,回首大江濱。
“回首大江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