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間遇磐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林間遇磐石”全詩
林間遇磐石,小憩看春耕。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山麓》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麓》是一首宋代陸游的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草地連成一條線,
偶爾跟隨樵夫行。
在林間遇見巨石,
小憩觀賞春耕。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在山麓間的一段行程。詩中的主人公偶然間跟隨著樵夫,穿越連綿的草地。當他們在林間停下來休息時,他們發現了一塊巨大的石頭,停下來欣賞春耕的景象。通過描述自然中的景色和人物的互動,詩詞傳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渴望。
賞析:
1. 自然描寫:詩中通過描繪草地連成線條、林間遇見巨石等自然景物,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獨特感知和觀察力。這些描寫將讀者帶入了山麓的環境,使他們能夠感受到自然的美和寧靜。
2. 心境轉換:詩中的主人公在行走的過程中,由于偶遇樵夫和觀賞春耕而發生了心境的轉換。他從繁忙的行程中暫時抽離出來,通過與自然互動,體驗到一種平靜和放松。這種心境的轉變體現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以及大自然對人們情感的影響。
3. 和諧的意象:詩中的描寫展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生。樵夫是自然的一部分,主人公則隨意地跟隨著他,與自然親密接觸。作品中沒有表現出對自然的征服或對自然的敵意,而是表達了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愿望。
綜上所述,《山麓》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以及人與自然的互動,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向往。這首詩以簡潔而清新的語言,讓讀者感受到自然的美和寧靜,同時也引發了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
“林間遇磐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lù
山麓
cǎo hé lù rú xiàn, ǒu suí qiáo zǐ xíng.
草合路如線,偶隨樵子行。
lín jiān yù pán shí, xiǎo qì kàn chūn gēng.
林間遇磐石,小憩看春耕。
“林間遇磐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