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煙山半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野煙山半失”全詩
野煙山半失,溪漲浦橫通。
鬢禿難藏老,衣穿可諱窮?浩歌終自得,心事寄冥鴻。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舍北》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舍北》是宋代文學家陸游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支徑秋原上,
衡門夕照中。
野煙山半失,
溪漲浦橫通。
鬢禿難藏老,
衣穿可諱窮?
浩歌終自得,
心事寄冥鴻。
詩意:
這首詩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感慨和思考。詩人身處支徑小道上,遠離繁華喧囂,置身于寧靜的秋原之中。夕陽照耀著衡門,給整個場景增添了一抹溫暖的色彩。而遠山上升騰的野煙已經將山的一部分遮掩,河流漲潮,將浦口橫貫其中。詩人自覺頭發稀疏難以遮掩衰老的容顏,穿著破舊的衣袍,似乎難以掩飾自己的貧窮。然而,他依舊心懷浩然之志,唱著自己的歌謠,最終在寄托心事的冥鴻的引領下找到了內心的安寧。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沉思和對命運的思考。詩中的秋原、夕照、野煙和溪漲浦橫,展現出秋天的寧靜與變幻的景色。詩人通過將自然景觀與自己的心境相結合,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與大自然相融合,表達了一種超越個人境遇的情感和對生命的獨立思考。詩末的浩歌和寄冥鴻,傳遞出詩人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內心追求的寄托。盡管詩人面對衰老和貧窮,但他并不沮喪,仍然堅守自己的信念,尋找內心的寧靜和自我滿足。
這首詩詞展示了陸游獨特的思想和情感表達方式,以及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體驗。它描繪了一個寂靜而內省的情景,通過與自然的對話,反映了人與自然、人與命運之間的關系。整首詩詞以簡練而深沉的語言,寄托了詩人對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野煙山半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ě běi
舍北
zhī jìng qiū yuán shàng, héng mén xī zhào zhōng.
支徑秋原上,衡門夕照中。
yě yān shān bàn shī, xī zhǎng pǔ héng tōng.
野煙山半失,溪漲浦橫通。
bìn tū nán cáng lǎo, yī chuān kě huì qióng? hào gē zhōng zì dé, xīn shì jì míng hóng.
鬢禿難藏老,衣穿可諱窮?浩歌終自得,心事寄冥鴻。
“野煙山半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