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城添淚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巴城添淚眼”全詩
遙空秋雁滅,半嶺暮云長。
病葉多先墜,寒花只暫香。
巴城添淚眼,今夜復清光。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薄游》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薄游》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描寫了一個蕭瑟的秋天景象。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景色的變幻和人事的無常,表達了自己在旅途中的孤寂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淅淅風生砌,團團日隱墻。
遙空秋雁滅,半嶺暮云長。
病葉多先墜,寒花只暫香。
巴城添淚眼,今夜復清光。
詩意與賞析:
《薄游》以描寫秋天的景色為主,展示了秋天的寂寥和物事的變遷。首兩句描繪了微風吹動著石壘,日華隱沒在墻角,顯示了秋天的凄涼和日光的漸短。接下來的兩句寫秋天的雁已遠去,天空空蕩蕩的,山嶺上的云霧長長久久,顯示了秋天的蕭瑟和景色的遠離。接下來的兩句寫病葉在秋天首先掉落,寒花的香味僅存片刻,顯露了秋天的病態和花的短暫。最后兩句以巴城的眼淚和今夜的明亮來結束,顯示了作者在巴城的孤立和游子的情愁。
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秋天景色的描寫和對瞬間變化的把握,詩人展示了季節的變遷、物事的無常和人情的離別。詩中以秋天的景象寄托了作者對自己境遇的思考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整首詩情緒沉郁,寓意深遠,給人以思考和感慨的空間。
“巴城添淚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o yóu
薄游
xī xī fēng shēng qì, tuán tuán rì yǐn qiáng.
淅淅風生砌,團團日隱墻。
yáo kōng qiū yàn miè, bàn lǐng mù yún zhǎng.
遙空秋雁滅,半嶺暮云長。
bìng yè duō xiān zhuì, hán huā zhǐ zàn xiāng.
病葉多先墜,寒花只暫香。
bā chéng tiān lèi yǎn, jīn yè fù qīng guāng.
巴城添淚眼,今夜復清光。
“巴城添淚眼”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