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古不自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古不自覺”全詩
我居萬竹間,蕭瑟送此聲。
焚香倚蒲團,袖手坐三更。
人古不自覺,忿欲投隙生。
起歃檐間雨,更與此君盟。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夜聽竹間雨聲》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聽竹間雨聲》是宋代文人陸游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解酲不用酒,聽雨神自清;
治疾不用藥,聽雨體自輕。
我居萬竹間,蕭瑟送此聲。
焚香倚蒲團,袖手坐三更。
人古不自覺,忿欲投隙生。
起歃檐間雨,更與此君盟。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夜晚在竹林中傾聽雨聲的情景,表達了詩人以自然之聲尋求寧靜和治愈的心境。詩人通過傾聽雨聲來解酲,即解除酒的困擾,通過傾聽雨聲來治疾,即以自然之聲舒緩身心。他居住在萬竹之間,竹林的聲音陪伴著他。他點燃香爐,依靠著蒲團,坐在深夜中。在這個時刻,人們通常不自覺地感到煩躁,但詩人卻渴望找到寧靜。他決定起身去雨檐下聽雨,與自然相交,與這位朋友建立更深的聯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流暢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對自然聲音的追求和對寧靜的渴望。詩人將傾聽雨聲與解酲、治疾相對應,傳達了他通過自然的力量尋求心靈的凈化和身體的舒緩。竹林中的雨聲給詩人帶來一種蕭瑟的感覺,與他內心的情緒相呼應。詩中的焚香、倚蒲團等描寫細節,增加了詩意的層次和意境的深度,使讀者更能感受到詩人的內心狀態。
整首詩詞以自然與人的關系為主題,突出了詩人與自然的親近和交流。通過傾聽雨聲,詩人試圖與自然建立一種心靈的紐帶,以此來尋求自我安撫和心靈的寄托。這種對自然的追求和對寧靜的向往,在忙碌而喧囂的現代生活中仍然具有啟示意義,提醒著人們回歸自然、靜心思考和尋求內心的平靜。
“人古不自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tīng zhú jiān yǔ shēng
夜聽竹間雨聲
jiě chéng bù yòng jiǔ, tīng yǔ shén zì qīng zhì jí bù yòng yào, tīng yǔ tǐ zì qīng.
解酲不用酒,聽雨神自清;治疾不用藥,聽雨體自輕。
wǒ jū wàn zhú jiān, xiāo sè sòng cǐ shēng.
我居萬竹間,蕭瑟送此聲。
fén xiāng yǐ pú tuán, xiù shǒu zuò sān gēng.
焚香倚蒲團,袖手坐三更。
rén gǔ bù zì jué, fèn yù tóu xì shēng.
人古不自覺,忿欲投隙生。
qǐ shà yán jiān yǔ, gèng yǔ cǐ jūn méng.
起歃檐間雨,更與此君盟。
“人古不自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仄韻) 去聲十九效 (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