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樓中寶瑟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燕子樓中寶瑟斜”全詩
惟有天知太平事,乞傾東海洗胡沙。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感中原舊事戲作》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中原舊事戲作》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蜂兒園裹香塵細,
燕子樓中寶瑟斜。
惟有天知太平事,
乞傾東海洗胡沙。
中文譯文:
蜂兒園里纏繞著細小的香塵,
燕子樓中的寶瑟傾斜。
只有上天知曉太平的事情,
請求傾覆東海來洗凈胡沙。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系列意象,表達了詩人對中原古代歷史的感慨和思考。蜂兒園裹著細小的香塵,象征著曾經繁華的中原地區,而現在已經逝去;燕子樓中的寶瑟傾斜,則表達了過去的榮耀逐漸衰落。詩人感慨地說,只有上天知道太平盛世的事情,希望能夠傾覆東海來洗凈胡沙,意味著希望通過洗刷歷史的沉積,重歸太平盛世。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生動的意象和隱喻,抒發了詩人對中原舊事的感慨和對太平盛世的向往。蜂兒園和燕子樓是歷史的象征,它們的衰敗意味著過去的榮光已經逝去。而天知太平的表達,則暗示了人們對和平與穩定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思考與反思。最后一句中的東海和胡沙,以廣闊的東海和沉積的胡沙作為隱喻,表達了詩人希望通過洗刷歷史的沉積來實現太平盛世的愿望。
這首詩詞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隱喻和象征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思考和對太平盛世的向往。它以樸素的詞語和形象,通過寥寥數語勾勒出一個宏大的歷史畫卷,給人以深思和感慨。詩人的思想情感與時代背景相結合,使這首詩詞具有了深遠的意義和價值。
“燕子樓中寶瑟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zhōng yuán jiù shì xì zuò
感中原舊事戲作
fēng ér yuán guǒ xiāng chén xì, yàn zi lóu zhōng bǎo sè xié.
蜂兒園裹香塵細,燕子樓中寶瑟斜。
wéi yǒu tiān zhī tài píng shì, qǐ qīng dōng hǎi xǐ hú shā.
惟有天知太平事,乞傾東海洗胡沙。
“燕子樓中寶瑟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