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戍高秋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古戍高秋笛”全詩
算貧先放鶴,嫌鬧并疏僧。
古戍高秋笛,寒窗半夜燈。
平生羞詭遇,多獲豈吾能。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孤村》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孤村》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寄居在孤村里,悠然地躺在彎曲的肘臂上。
我先算貧窮,便放養鶴;我嫌嘈雜,也疏遠僧侶。
古老的戍樓里吹響秋日的笛聲,寒窗下的燈照亮半夜。
我平生羞愧于奇遇,多得之又豈是我能力所及。
詩意:
《孤村》描繪了作者在偏僻孤寂的村莊中的生活狀態,表達了他對世俗繁忙之處的厭倦和追求寧靜自在的心境。詩中通過對貧寒、嘈雜和孤寂的描繪,展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內心寧靜的精神追求。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淡雅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繁華世界的厭倦和追求寧靜的態度。首句“老寄孤村里,悠然臥曲肱”,通過“老寄孤村”和“悠然臥曲肱”來描述作者的生活狀態,表現出他在寧靜的村莊中過著閑適自在的生活。接下來的兩句“算貧先放鶴,嫌鬧并疏僧”,表達了作者對物質貧乏的淡然態度,他寧愿放養鶴鳥也不愿與喧囂的世俗接觸,對繁忙的塵世不感興趣。接著描繪了“古戍高秋笛,寒窗半夜燈”,通過對冷落的戍樓、秋日的笛聲和寒冷的夜晚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詩人的孤獨和寂寞。最后兩句“平生羞詭遇,多獲豈吾能”,表達了作者對于名利和世俗榮華的淡漠態度,他認為自己獲得的一切并非憑借自己的能力,而是偶然和命運使然。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明快的節奏,展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寧靜自在的心境。通過對貧寒、孤獨和冷落的描繪,表達了對繁忙世界的厭倦和對內心寧靜的向往。這首詩在宋代文人的作品中獨樹一幟,體現了陸游獨特的個性和獨立思考的精神,是他清新、含蓄風格的代表作之一。
“古戍高秋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ū cūn
孤村
lǎo jì gū cūn lǐ, yōu rán wò qū gōng.
老寄孤村里,悠然臥曲肱。
suàn pín xiān fàng hè, xián nào bìng shū sēng.
算貧先放鶴,嫌鬧并疏僧。
gǔ shù gāo qiū dí, hán chuāng bàn yè dēng.
古戍高秋笛,寒窗半夜燈。
píng shēng xiū guǐ yù, duō huò qǐ wú néng.
平生羞詭遇,多獲豈吾能。
“古戍高秋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