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衣小立月明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披衣小立月明中”全詩
病骨不禁風露重,披衣小立月明中。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秋夜觀月》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夜觀月》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夢回殘燭耿房櫳,杳杳江天叫斷鴻。
病骨不禁風露重,披衣小立月明中。
中文譯文:
回到夢中,燭火已殘,房屋昏暗。江天之上,寂靜無聲,只有斷續的鴻鳥呼喚。
病弱的身軀無法抵擋寒風和露水的侵襲,我披上衣裳,在明亮的月光下獨自站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秋夜中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
首句“夢回殘燭耿房櫳”,通過“夢回”這一詞語,詩人將自己的思緒帶入了過去的時光。燭火已經燃盡,房屋昏暗,這種景象暗示著歲月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
第二句“杳杳江天叫斷鴻”,表達了夜晚的寧靜和寂寥。江天之上,夜空廣袤無垠,只有幾聲飛鴻的呼喚,使得整個夜晚更加寂靜。
第三句“病骨不禁風露重”,詩人的身體虛弱,無法抵擋寒風和露水的侵襲,暗示著他身體的衰弱和病患。
最后一句“披衣小立月明中”,詩人披上衣服,獨自站在明亮的月光下。這一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外界世界的超越。盡管病骨不堪,他仍然能夠在月光下獨自站立,展現出他的堅強和執著。
整首詩以夜晚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詩人內心的感受,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人生的思考。詩中的意象清晰而富有感染力,用簡短的文字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生命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披衣小立月明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yè guān yuè
秋夜觀月
mèng huí cán zhú gěng fáng lóng, yǎo yǎo jiāng tiān jiào duàn hóng.
夢回殘燭耿房櫳,杳杳江天叫斷鴻。
bìng gǔ bù jīn fēng lù zhòng, pī yī xiǎo lì yuè míng zhōng.
病骨不禁風露重,披衣小立月明中。
“披衣小立月明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