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泥入此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銜泥入此堂”全詩
應同避燥濕,且復過炎涼。
養子風塵際,來時道路長。
今秋天地在,吾亦離殊方。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雙燕》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雙燕
旅食驚雙燕,銜泥入此堂。
應同避燥濕,且復過炎涼。
養子風塵際,來時道路長。
今秋天地在,吾亦離殊方。
譯文:
兩只燕子吃驚地飛進了我的堂屋,
它們銜著泥土修筑自己的巢穴。
它們也應該逃避潮濕,遠離酷暑和寒冷。
我的兒子在塵土飛揚的世界中,
他來時經歷了漫長的旅途。
如今,秋天的天地依然存在,
我卻身處異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兩只燕子進入杜甫的家中,其中的動作和情景使得杜甫感到驚訝。詩人借此表達了對家庭和親情的思念之情。他提到了自己的兒子身處動蕩和辛勞的環境中,而自己卻身處遠離家鄉的地方。整首詩意境深遠,抒發了詩人對著兩只燕子和自己兒子的關懷,以及對鄉愁和家庭天倫之樂的思念之情。
賞析:
《雙燕》是杜甫寫給自己家中來訪的兩只燕子的一首詩。通過描述燕子飛進堂屋并銜泥修巢的情景,詩人表達了對溫暖家庭的向往。詩人意識到家庭是一個可以避開外界艱難險阻、干擾和困擾的避風港,家人的存在給予了自己心靈和精神的寬慰。與此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自己兒子在現實生活中曲折的道路和不易的處境的關心和思念。整首詩通過細膩而溫暖的描繪,呼吁人們保護家庭的溫馨和快樂,關心他人的困境,珍視親情的重要性。
“銜泥入此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ng yàn
雙燕
lǚ shí jīng shuāng yàn, xián ní rù cǐ táng.
旅食驚雙燕,銜泥入此堂。
yīng tóng bì zào shī, qiě fù guò yán liáng.
應同避燥濕,且復過炎涼。
yǎng zǐ fēng chén jì, lái shí dào lù cháng.
養子風塵際,來時道路長。
jīn qiū tiān dì zài, wú yì lí shū fāng.
今秋天地在,吾亦離殊方。
“銜泥入此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