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到十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乾坤到十洲”全詩
彩云蕭史駐,文字魯恭留。
宮闕通群帝,乾坤到十洲。
人傳有笙鶴,時過此山頭。
(此山頭 一作:北山頭)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玉臺觀》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王皇帝在這里修建了莊嚴壯觀的平臺,我來到這里游覽古跡。五彩云彩停駐在了歷史長河上,文字留存于這里。宮闕通向眾多帝王,大地延伸到了遙遠的十洲。人們傳說在這里曾經有笙歌和鶴舞,時光過去,只留下這座山頭。(北山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文人杜甫在游覽玉臺觀時所感所發而作。玉臺觀是唐朝的一個皇家園林,是因唐王皇帝親自命令而修建的。詩人在這里欣賞到了壯麗的自然景色和豐富的歷史文化,抒發了對古跡的敬畏和對歷史的敬重之情。詩中描述了浩劫中的王朝和建造之人,以及漫長的歷史上的君王和人們的交流,展現了玉臺觀的莊嚴和輝煌。最后,詩人以笙歌和鶴舞的傳說,表達了時光流轉的無情和逝去的美好。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繪和隱喻,將自然景色、歷史文化和人情交融在一起,既表達了對過往事物的珍惜和懷念,又啟示人們要珍惜眼前的美好。
“乾坤到十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tái guān
玉臺觀
hào jié yīn wáng zào, píng tái fǎng gǔ yóu.
浩劫因王造,平臺訪古游。
cǎi yún xiāo shǐ zhù, wén zì lǔ gōng liú.
彩云蕭史駐,文字魯恭留。
gōng què tōng qún dì, qián kūn dào shí zhōu.
宮闕通群帝,乾坤到十洲。
rén chuán yǒu shēng hè, shí guò cǐ shān tóu.
人傳有笙鶴,時過此山頭。
cǐ shān tóu yī zuò: běi shān tóu
(此山頭 一作:北山頭)
“乾坤到十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