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令歆向竟同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但令歆向竟同歸”全詩
老翁八十忍饑熟,兀坐空堂日常旰。
今年閏余九月寒,那敢遽議南山炭。
艱難幸復致一餐,餔啜燈前百憂散。
遹子挾冊于于來,時與乃翁相論難。
但令歆向竟同歸,門前藉湜何憂畔。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燈下晚餐示子遹》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燈下晚餐示子遹》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家貧短衣不掩骭,
空庖凄凄灶不爨。
老翁八十忍饑熟,
兀坐空堂日常旰。
今年閏余九月寒,
那敢遽議南山炭。
艱難幸復致一餐,
餔啜燈前百憂散。
遹子挾冊于于來,
時與乃翁相論難。
但令歆向竟同歸,
門前藉湜何憂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貧困家庭的晚餐場景,表達了作者對貧困生活的痛苦和無奈,同時也展現了樂觀和堅強的態度。
首兩句“家貧短衣不掩骭,空庖凄凄灶不爨”表達了作者貧困的境遇,短衣無法遮擋身體的寒冷,空庖指空蕩蕩的灶臺沒有煙火,暗示家中沒有豐盛的飯食。
接下來的兩句“老翁八十忍饑熟,兀坐空堂日常旰”描述了八十歲的老人忍饑挨餓,孤獨地坐在空蕩蕩的屋子里度過日常的晚上。這里的“旰”指晚上,也暗示了貧困家庭的辛苦和艱難。
接著的兩句“今年閏余九月寒,那敢遽議南山炭”表達了作者面對嚴寒的九月,卻不敢輕易談論取暖用的南山炭。這里的“閏余”指農歷閏月,寓意時間的匱乏和生活的拮據。
然而,詩的后半部分展現了作者的樂觀態度和對生活的珍惜。“艱難幸復致一餐,餔啜燈前百憂散”表達了雖然生活艱難,但作者仍然能夠勉力湊足一頓飯,品嘗著美味,消散百般憂愁。
最后兩句“遹子挾冊于于來,時與乃翁相論難。但令歆向竟同歸,門前藉湜何憂畔”描繪了子遹(作者自己)帶著書冊前來,與老人共同討論難題。然而,他們的交流使得憂愁變得無足輕重,門前的草地也成了他們交談的場所。這里的“藉湜”指草地上的露水,象征著生活的不易,但作者并不擔憂。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貧困家庭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和對困境的堅持。盡管生活困難,但作者依然能夠從中找到樂趣,并展現出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樂觀精神。這首詩詞通過真實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深深觸動人心,展現了人們在貧困中的堅韌和對生活的熱愛。
“但令歆向竟同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xià wǎn cān shì zi yù
燈下晚餐示子遹
jiā pín duǎn yī bù yǎn gàn, kōng páo qī qī zào bù cuàn.
家貧短衣不掩骭,空庖凄凄灶不爨。
lǎo wēng bā shí rěn jī shú, wù zuò kōng táng rì cháng gàn.
老翁八十忍饑熟,兀坐空堂日常旰。
jīn nián rùn yú jiǔ yuè hán, nà gǎn jù yì nán shān tàn.
今年閏余九月寒,那敢遽議南山炭。
jiān nán xìng fù zhì yī cān, bù chuài dēng qián bǎi yōu sàn.
艱難幸復致一餐,餔啜燈前百憂散。
yù zi xié cè yú yú lái, shí yǔ nǎi wēng xiāng lùn nàn.
遹子挾冊于于來,時與乃翁相論難。
dàn lìng xīn xiàng jìng tóng guī, mén qián jí shí hé yōu pàn.
但令歆向竟同歸,門前藉湜何憂畔。
“但令歆向竟同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