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盆便可為池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埋盆便可為池看”全詩
點誦內篇莊叟語,長歌半格白公詩。
此身未死須安頓,除卻山村百不宜。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古壽人至聞五郎頗有老態作長句自遣》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壽人至聞五郎頗有老態作長句自遣》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詩作。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齒落發斑兒亦老,
志衰力惰我寧悲?
埋盆便可為池看,
折竹何妨作馬騎。
點誦內篇莊叟語,
長歌半格白公詩。
此身未死須安頓,
除卻山村百不宜。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陸游對自身老態的感嘆和自我安慰,以及對生活的積極態度。詩人描述自己的齒牙脫落,發絲斑白,感到自己也老去了,志向衰退,力量懈怠,但他表示自己寧愿不去悲嘆。他將生活中普通的事物轉化為詩意的表達,以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身能力的肯定。他說,就算是把一個盆子埋在地下也可以當作池塘來欣賞;折斷的竹子也可以作為馬來騎。這種轉化和自娛自樂的態度表明了詩人對生活的樂觀和對現實的適應。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身老態的看法,同時展現了他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通過將平凡的事物進行意象轉化,詩人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身能力的肯定。他用埋盆當池塘、折竹當馬騎的方式,表達了對生活的創造力和對自己內心世界的富有想象力。在點誦內篇莊叟的話語和長歌半格白公的詩句中,詩人展示了對古人智慧和藝術的敬仰和追求。最后兩句表達了對自己未來的展望,認為除了山村之外,其他地方都不適合安頓自己。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詩人的樂觀和豁達,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身能力的肯定,具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情感價值。
“埋盆便可為池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shòu rén zhì wén wǔ láng pō yǒu lǎo tài zuò cháng jù zì qiǎn
古壽人至聞五郎頗有老態作長句自遣
chǐ luò fà bān ér yì lǎo, zhì shuāi lì duò wǒ níng bēi? mái pén biàn kě wèi chí kàn, zhé zhú hé fáng zuò mǎ qí.
齒落發斑兒亦老,志衰力惰我寧悲?埋盆便可為池看,折竹何妨作馬騎。
diǎn sòng nèi piān zhuāng sǒu yǔ, cháng gē bàn gé bái gōng shī.
點誦內篇莊叟語,長歌半格白公詩。
cǐ shēn wèi sǐ xū ān dùn, chú què shān cūn bǎi bù yí.
此身未死須安頓,除卻山村百不宜。
“埋盆便可為池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