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潭如鏡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潭如鏡平”全詩
未能照魑魅,且用斬長鯨。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郭氏山林十六詠倚劍》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郭氏山林十六詠倚劍》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林景色,并以倚劍的意象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懸瀑若劍立,
水潭如鏡平。
未能照魑魅,
且用斬長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林中的景色,以及倚劍的比喻來表達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的“懸瀑若劍立,水潭如鏡平”描繪了一幅壯麗的自然景觀。懸掛的瀑布形狀猶如劍一般屹立在山林之中,水潭平靜如鏡,反射出周圍的景色。這種景色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壯麗,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
然而,詩中接下來的兩句“未能照魑魅,且用斬長鯨”表達了作者的不滿和思考。魑魅指邪惡的精怪,在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對社會現象或者個人困惑的隱喻。詩中所說的“未能照魑魅”意味著作者無法洞察邪惡或困惑的本質,無法解決自己所面臨的問題。而“且用斬長鯨”則表示作者將以更大的力量和決心去解決問題,斬除困擾自己的難題,摧毀那些可能威脅到自己或社會的巨大力量。
整首詩詞以山林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借用倚劍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和個人困惑的思考和決心。這種意境交融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作者內心的情感,展示了作者獨特的感悟和對于困境的積極應對態度。
“空潭如鏡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ō shì shān lín shí liù yǒng yǐ jiàn
郭氏山林十六詠倚劍
xuán pù ruò jiàn lì, kōng tán rú jìng píng.
懸瀑若劍立,空潭如鏡平。
wèi néng zhào chī mèi, qiě yòng zhǎn zhǎng jīng.
未能照魑魅,且用斬長鯨。
“空潭如鏡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