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奉魚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首奉魚書”全詩
吏閑晨已散,人醉暮相扶。
卷野收禾黍,連江下舳艫。
山城君勿誚,東北是皇都。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郡齋偶書》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郡齋偶書》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陸游白發蒼蒼,獨自在郡齋中寫書的情景,并通過對時間的描繪,反映了他晚年的孤寂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白首奉魚書,蕭然一事無。
吏閑晨已散,人醉暮相扶。
卷野收禾黍,連江下舳艫。
山城君勿誚,東北是皇都。
詩意:
這首詩以郡齋為背景,描繪了陸游晚年的生活狀態和心境。他的頭發已經變成了白色,他靜靜地坐在郡齋中,一心專注于寫書。他的內心平靜,沒有任何牽掛,仿佛一切煩惱都已消散。早晨時,官員們已經散去,他的周圍寧靜而空曠;傍晚時,人們飲酒作樂,相互扶持歸家。他在這個孤獨的時刻,卷起田野的禾黍,渡過江流的船只。他告訴山城的君王,不要嘲笑他的所作所為,因為東北才是真正的皇都,指向他抱負的歸宿。
賞析:
《郡齋偶書》以簡潔的詞句表達了陸游晚年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他通過描繪自己在郡齋中寫書的情景,展現了一種寧靜和超然的態度。白發、蕭然和一事無,表達了他已經年老,心境平和,不再被塵世的事物所困擾。吏閑晨已散、人醉暮相扶,通過對時間的描繪,凸顯了他孤獨的處境和與世無爭的態度。卷野收禾黍、連江下舳艫,描寫了他在孤獨中從事著平凡的勞作,表達了他對自然和生活的關注。最后兩句表達了他對山城君王的嘲諷和對東北的向往,展示了他的抱負和對現實的不滿。
整首詩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陸游晚年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所描繪的場景和情感給人以深沉和思索的感覺,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時代和社會的態度。這首詩詞具有一種超然的境界,引發人們對人生、社會和理想的思考。
“白首奉魚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n zhāi ǒu shū
郡齋偶書
bái shǒu fèng yú shū, xiāo rán yī shì wú.
白首奉魚書,蕭然一事無。
lì xián chén yǐ sàn, rén zuì mù xiāng fú.
吏閑晨已散,人醉暮相扶。
juǎn yě shōu hé shǔ, lián jiāng xià zhú lú.
卷野收禾黍,連江下舳艫。
shān chéng jūn wù qiào, dōng běi shì huáng dōu.
山城君勿誚,東北是皇都。
“白首奉魚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