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報君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以報君恩”全詩
灘聲寒更壯,山氣旦常昏。
搖落悲徂歲,羈游憶故園。
無勞空竊食,何以報君恩?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郡齋偶書》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郡齋偶書》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墮清笳月,霜嚴畫戟門。
灘聲寒更壯,山氣旦常昏。
搖落悲徂歲,羈游憶故園。
無勞空竊食,何以報君恩?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郡齋中的一番景象。江水流淌,笛聲悠揚,月光灑在江面上。寒霜嚴厲,宛如畫中的戟門。灘頭的波浪聲更加凄涼,山間的霧氣使早晨常常昏暗。搖曳的落葉悲嘆著歲月的流逝,游子的心中思念著故鄉。盡管在他人恩情的照耀下不必為生活而辛勞,但他不知如何回報這份恩情。
賞析:
《郡齋偶書》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現了陸游深沉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將季節和環境的變化與詩人內心的感受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意境。
詩中的江、月、霜、畫戟、灘聲、山氣等描寫手法生動而富有情感色彩。江水流淌,清澈而悠遠,月光的倒影在江面上閃爍,給人一種寧靜與安逸的感覺。霜嚴畫戟門形容天寒地凍,寒冷的氣息凝結在畫戟門上,給人一種嚴寒的氛圍。
灘聲寒更壯,山氣旦常昏的描寫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變化和不可預測的力量。灘聲寒更壯表現了江灘的波濤聲更加凄涼,給人一種寒冷孤寂的感覺。山氣旦常昏則描述了山間的霧氣,使得早晨時常昏暗,給人一種朦朧迷離的感覺。
搖落悲徂歲,羈游憶故園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歲月流轉和離鄉背井的感慨。搖落悲徂歲意味著搖曳的落葉悲嘆著歲月的流逝,給人一種時光易逝的感覺。羈游憶故園則表達了詩人身處他鄉時對故鄉的思念和懷念之情。
詩的最后兩句“無勞空竊食,何以報君恩?”則是詩人對于他人恩情的思考和疑慮。詩人在郡齋中生活無憂,不需要為生活勞碌,但他卻不知如何回報對方的恩情,表達了一種內心的愧疚和無奈。
綜上所述,《郡齋偶書》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人生的感慨,營造出一種幽靜而凄美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離鄉背井的思索,以及對他人恩情的思考和疑慮。這首詩詞展示了陸游獨特的情感表達和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同時也向讀者傳遞了對自然和人情的敏感和關懷。
“何以報君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n zhāi ǒu shū
郡齋偶書
jiāng duò qīng jiā yuè, shuāng yán huà jǐ mén.
江墮清笳月,霜嚴畫戟門。
tān shēng hán gèng zhuàng, shān qì dàn cháng hūn.
灘聲寒更壯,山氣旦常昏。
yáo luò bēi cú suì, jī yóu yì gù yuán.
搖落悲徂歲,羈游憶故園。
wú láo kōng qiè shí, hé yǐ bào jūn ēn?
無勞空竊食,何以報君恩?
“何以報君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