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知青秧出禾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知青秧出禾頭”全詩
吾廬四望路俱斷,蛙黽爭雄亂昏旦。
漏床腐席夜失眠,濕灶生薪朝不爨。
今年十分喜有秋,豈知青秧出禾頭。
老夫一飽復繆悠,聽兒讀書寬百憂。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苦雨嘆》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苦雨嘆》是宋代文人陸游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苦雨嘆
九淵龍公出忘還,
瓦溝垂溜聲淙潺;
茫茫大澤北際海,
瀲瀲平湖南浸山。
吾廬四望路俱斷,
蛙黽爭雄亂昏旦。
漏床腐席夜失眠,
濕灶生薪朝不爨。
今年十分喜有秋,
豈知青秧出禾頭。
老夫一飽復繆悠,
聽兒讀書寬百憂。
中文譯文:
苦雨嘆
九淵龍公從深淵出來又忘記回去,
瓦溝里的水滴聲淙淙潺潺;
廣闊的大澤北面是無邊的海洋,
滟滟平湖南面浸沒了山巒。
我家四面望去道路都斷絕,
青蛙和螻蟻爭相鳴叫亂了昏暗的天明。
漏水的床鋪,腐爛的席子,夜晚失眠,
濕漉漉的灶臺生不出早餐的炊煙。
今年秋天來得格外喜人,
豈料青苗已經冒出禾苗;
老夫一飽食物又重新尋覓悠閑,
傾聽孩子們讀書,撫慰百般憂愁。
詩意和賞析:
《苦雨嘆》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詩人陸游在困苦歲月中的感嘆和希望。詩中描繪了一個貧困的家庭情景,生活環境艱苦,床鋪漏水、席子腐爛,夜晚難以入眠,早晨也無法生火做飯。然而,在這樣的境況下,詩人仍然對秋天的到來感到喜悅,因為秋收代表著收獲和希望。他也提到青苗已經冒出土壤,這象征著新的生機和未來的希望。
詩人在最后兩句中表達了自己的心境。他說自己已經吃飽了,重新享受悠閑的時光。同時,他傾聽孩子們讀書,這給他帶來了寬慰,減輕了內心的憂愁。這展現了詩人對家庭和教育的關注,他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貧困的生活,但又透露出對未來的信心和對家庭的關愛。通過對生活瑣事的敘述,詩人傳達了對希望和溫暖的渴望,展現了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教育的重視。
“豈知青秧出禾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ǔ yǔ tàn
苦雨嘆
jiǔ yuān lóng gōng chū wàng hái, wǎ gōu chuí liū shēng cóng chán máng máng dà zé běi jì hǎi, liàn liàn píng hú nán jìn shān.
九淵龍公出忘還,瓦溝垂溜聲淙潺;茫茫大澤北際海,瀲瀲平湖南浸山。
wú lú sì wàng lù jù duàn, wā miǎn zhēng xióng luàn hūn dàn.
吾廬四望路俱斷,蛙黽爭雄亂昏旦。
lòu chuáng fǔ xí yè shī mián, shī zào shēng xīn cháo bù cuàn.
漏床腐席夜失眠,濕灶生薪朝不爨。
jīn nián shí fēn xǐ yǒu qiū, qǐ zhī qīng yāng chū hé tóu.
今年十分喜有秋,豈知青秧出禾頭。
lǎo fū yī bǎo fù móu yōu, tīng ér dú shū kuān bǎi yōu.
老夫一飽復繆悠,聽兒讀書寬百憂。
“豈知青秧出禾頭”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