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醉下三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乘醉下三巴”全詩
云翻一天墨,浪蹴半空花。
噴薄侵虛閣,低昂泛斷槎。
壯游思夙昔,乘醉下三巴。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冒雨登擬峴臺觀江漲》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冒雨登擬峴臺觀江漲》是宋代文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雨氣昏千嶂,
江聲撼萬家。
云翻一天墨,
浪蹴半空花。
噴薄侵虛閣,
低昂泛斷槎。
壯游思夙昔,
乘醉下三巴。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陸游在雨中登上擬峴臺觀賞江水漲潮的情景。雨氣籠罩著千山萬嶂,江水的聲音震動著千家萬戶。云層翻滾,如同墨色籠罩整個天空,波濤騰挪,仿佛在半空中舞動成花朵的形狀。漲潮的江水噴薄而來,侵入了虛閣之中,波浪低沉而高昂,像斷裂的船槳漂浮其中。陸游壯懷激蕩,思念往昔的壯游經歷,借著醉意,降臨到了三巴地區。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雨中觀江景色的描繪,展現了陸游豪邁的情感和壯麗的意境。整首詩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通過雨氣、江聲、云翻和浪蹴等形象來傳達作者的感受。
首先,雨氣昏千嶂、江聲撼萬家,以雨氣籠罩山巒和江水聲音震動萬家,表現了大自然的威力和宏偉景象,彰顯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其次,云翻一天墨,浪蹴半空花,通過將云翻滾比喻為一幅幅墨色的畫卷,將波濤騰挪比作在空中舞動的花朵,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之情。
接著,噴薄侵虛閣,低昂泛斷槎,描繪了江水漲潮的力量,形象地展示了波浪噴涌而上,侵入虛閣之中的景象,以及波浪低沉而高昂的動態,給人以震撼和激動之感。
最后,壯游思夙昔,乘醉下三巴,表達了作者豪情壯志和對過往壯游經歷的懷念之情,借著醉意,他降臨到了三巴地區,進一步增添了詩詞的情感色彩。
整首詩詞以雨中觀江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內心的豪情壯志和對過往經歷的懷念之情。同時,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給人以視覺和聽覺上的愉悅感受,使讀者更能體驗到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和意境。
“乘醉下三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ào yǔ dēng nǐ xiàn tái guān jiāng zhǎng
冒雨登擬峴臺觀江漲
yǔ qì hūn qiān zhàng, jiāng shēng hàn wàn jiā.
雨氣昏千嶂,江聲撼萬家。
yún fān yì tiān mò, làng cù bàn kōng huā.
云翻一天墨,浪蹴半空花。
pēn bó qīn xū gé, dī áng fàn duàn chá.
噴薄侵虛閣,低昂泛斷槎。
zhuàng yóu sī sù xī, chéng zuì xià sān bā.
壯游思夙昔,乘醉下三巴。
“乘醉下三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