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塵冉冉琴誰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流塵冉冉琴誰鼓”全詩
俱是人間感懷事,豈無壯士為悲歌?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琴劍》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琴劍》
作者:陸游(宋代)
流塵冉冉琴誰鼓,
漬血斑斑劍不磨。
俱是人間感懷事,
豈無壯士為悲歌?
中文譯文:
琴聲低沉,似流動的塵埃,由誰彈奏?
劍上沾滿了斑斑血跡,卻未經磨礪。
這兩者都是人世間感懷的事物,
豈能沒有壯士為之悲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由宋代文人陸游創作,以琴和劍為主題,表達了對壯士的懷念和對現實世界的思考。
首句"流塵冉冉琴誰鼓"通過描繪琴聲低沉、流動如塵埃的形象,表達了一種憂傷和沉思的氛圍。琴聲的主人卻是未知的,這暗示了世事無常,人生的不確定性。
接下來的一句"漬血斑斑劍不磨"描繪了一把劍上沾滿了斑斑血跡,卻沒有經過磨礪。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對現實世界的批判,表明正直和勇敢的人們在世間所受的傷害和冷落,以及他們的價值被忽視。
接下來的兩句"俱是人間感懷事,豈無壯士為悲歌"則表達了對壯士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反思。作者認為琴和劍都是人們內心感受和思考的事物,而世間卻似乎沒有壯士為這些悲歌。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壯士的思念和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它通過琴和劍這兩個象征性的意象,反映了作者對勇敢、正直和公正的追求,同時也暗示了作者對現實世界中這些品質的稀缺和被忽視。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和思考的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某些不公和對理想的渴望。
“流塵冉冉琴誰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ín jiàn
琴劍
liú chén rǎn rǎn qín shuí gǔ, zì xuè bān bān jiàn bù mó.
流塵冉冉琴誰鼓,漬血斑斑劍不磨。
jù shì rén jiān gǎn huái shì, qǐ wú zhuàng shì wèi bēi gē?
俱是人間感懷事,豈無壯士為悲歌?
“流塵冉冉琴誰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