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寺即開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到寺即開單”全詩
雨添苔暉紫,霜染柏林丹。
貧嘆耕疇薄,狂依禁網寬。
游山攜一缽,到寺即開單。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秋盡自遣》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盡自遣》是宋代詩人陸游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秋盡自遣》
息駕江湖上,推移歲又殘。
雨添苔暉紫,霜染柏林丹。
貧嘆耕疇薄,狂依禁網寬。
游山攜一缽,到寺即開單。
中文譯文:
停下船在江湖之上,歲月推移又殘破。
雨水滋潤苔蘚泛紫色,霜露染紅柏樹林。
貧窮令我嘆息農田貧瘠,狂放倚賴禁錮緩慢。
游山時帶著一個缽,到寺廟即刻開啟禪單。
詩意:
《秋盡自遣》描繪了詩人陸游對秋天的感慨和內心的自我慰藉。詩人在江湖上停船,回首歲月的推移,感嘆時間的流逝,秋天已經接近盡頭。他觀察到雨水滋潤下的苔蘚呈現出紫色的光輝,霜露使柏樹林變得紅彤彤。這些景色讓他聯想到自己的境況,他深感農田貧瘠,貧窮之苦令他嘆息不已。然而,他依然寄托希望于禁錮自由的環境,認為自由的空間可以滿足他內心的追求。他帶著一個缽,獨自游山,一到寺廟就開啟禪修的生活。
賞析:
《秋盡自遣》通過秋天的景色和詩人自身的感慨,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精神追求。詩中的景色描寫細膩而生動,雨水滋潤下的苔蘚呈現紫色,霜露染紅了柏樹林,這些景象反映了季節的變遷和自然界的美妙。詩人通過與這些景色的對照,抒發了自己對貧窮境況的嘆息,但又表達了對自由與追求的渴望。他將自己的精神寄托于游山和禪修的生活,通過離開物質的束縛,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超脫。整首詩充滿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對自由和追求的向往,展示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獨特感悟。
“到寺即開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jǐn zì qiǎn
秋盡自遣
xī jià jiāng hú shàng, tuī yí suì yòu cán.
息駕江湖上,推移歲又殘。
yǔ tiān tái huī zǐ, shuāng rǎn bó lín dān.
雨添苔暉紫,霜染柏林丹。
pín tàn gēng chóu báo, kuáng yī jìn wǎng kuān.
貧嘆耕疇薄,狂依禁網寬。
yóu shān xié yī bō, dào sì jí kāi dān.
游山攜一缽,到寺即開單。
“到寺即開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