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送暮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雨送暮秋”全詩
不如睡鄉去,萬事風馬牛。
郊墟無來客,風雨送暮秋。
苔甃蟲唧唧,霜林葉颼颼。
是時一枕睡,不博萬戶侯。
斗帳裁青氈,重衾擁黃紬,華山希夷翁,千載可與游。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睡鄉》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睡鄉》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有酒君勿啜,入腸作戈矛;
有書君勿觀,到眼生君愁。
不如睡鄉去,萬事風馬牛。
郊墟無來客,風雨送暮秋。
苔甃蟲唧唧,霜林葉颼颼。
是時一枕睡,不博萬戶侯。
斗帳裁青氈,重衾擁黃紬,
華山希夷翁,千載可與游。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詩人勸告讀者不要過度沉湎于酒和書中,因為過多的飲酒會使人沉迷,過多的讀書會使人憂愁。與其沉迷于這些事物,不如去睡眠之鄉,遠離紛擾的世事。在那里,萬事無關緊要,就像風吹馬奔牛般輕松自在。郊野和村莊沒有到訪的客人,風雨送走了殘暑,苔蘚發出細碎的聲音,霜林中的葉子沙沙作響。此時,只需一枕之眠,不必追逐權貴富貴。房中的帳幕用青色的氈子做成,厚重的被褥裹著黃色細薄的絲綢,仿佛華山上的隱士一樣,與他們一同游玩已有千載。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景抒懷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寧靜、閑適生活的向往。詩中通過對酒和書的警示,以及對睡眠之鄉的美好描繪,展現了人們追求內心平靜和自由的愿望。詩人把繁雜的世事和功名利祿置于一邊,以尋找內心的寧靜和快樂為中心,呼喚讀者遠離紛擾,享受寧靜的生活。
詩詞的形象描寫細膩而生動,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如郊野、風雨、苔蘚和霜林等,增強了詩意的表達,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氛圍。詩人運用對比手法,將酒和書與睡眠之鄉相對立,顯示出詩人對于追求內心平靜的態度。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心境和追求,詩人通過其中的意象和情感抒發,引發讀者共鳴。它揭示了在繁忙的世界中,人們對于安寧、寧靜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對于追求內心真實感受的重視。
“風雨送暮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ì xiāng
睡鄉
yǒu jiǔ jūn wù chuài, rù cháng zuò gē máo yǒu shū jūn wù guān, dào yǎn shēng jūn chóu.
有酒君勿啜,入腸作戈矛;有書君勿觀,到眼生君愁。
bù rú shuì xiāng qù, wàn shì fēng mǎ niú.
不如睡鄉去,萬事風馬牛。
jiāo xū wú lái kè, fēng yǔ sòng mù qiū.
郊墟無來客,風雨送暮秋。
tái zhòu chóng jī jī, shuāng lín yè sōu sōu.
苔甃蟲唧唧,霜林葉颼颼。
shì shí yī zhěn shuì, bù bó wàn hù hòu.
是時一枕睡,不博萬戶侯。
dòu zhàng cái qīng zhān, zhòng qīn yōng huáng chóu, huà shān xī yí wēng, qiān zǎi kě yǔ yóu.
斗帳裁青氈,重衾擁黃紬,華山希夷翁,千載可與游。
“風雨送暮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