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威應悔學長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令威應悔學長生”全詩
城郭雖存人換盡,令威應悔學長生。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聞鳥聲有感》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鳥聲有感》是宋代文學家陸游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流年冉冉去無情,
日夜溪頭布谷聲。
城郭雖存人換盡,
令威應悔學長生。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事更迭的感慨。作者聽到鳥兒在溪頭傳來的布谷鳥叫聲,感嘆時間的無情流逝。盡管城池依然存在,但是城中的人們卻在不斷更替,令人感到悔恨,仿佛應該反思學習如何面對生命的短暫。
賞析:
1. 詩詞的開頭兩句以"流年冉冉去無情"描繪了時間的無情流逝。"流年"指的是光陰逝去的歲月,"冉冉去"表示悄悄離去,"無情"則強調時間不會因人們的感慨而停留。
2. "日夜溪頭布谷聲"這句描繪了作者聽到的鳥兒的鳴叫聲。"溪頭"意味著寧靜的自然環境,而"布谷聲"則是布谷鳥的鳴叫聲,這種聲音往往被人們視為春天的象征。通過這句描寫,作者將時間的流逝與自然界的變化相聯系,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共通性。
3. "城郭雖存人換盡"這句表達了城市的景物雖然依然存在,但城中的人們卻在不斷更迭。這種景象反映了社會的變遷和人們的短暫存在,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
4. "令威應悔學長生"這句意味深長。"令威"指的是君主的權威,"應悔學長生"則表達了作者對追求長生不老的人們的悔恨。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對人們過于追求權力和長生不老的行為的批判,呼喚人們應該反思和珍惜有限的生命。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借助自然景物和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人事更迭的深刻感慨,以及對追求權力和長生不老的行為的反思。詩詞通過對人生短暫性的揭示,呼喚人們珍惜眼前的時光和生命。
“令威應悔學長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niǎo shēng yǒu gǎn
聞鳥聲有感
liú nián rǎn rǎn qù wú qíng, rì yè xī tóu bù gǔ shēng.
流年冉冉去無情,日夜溪頭布谷聲。
chéng guō suī cún rén huàn jǐn, lìng wēi yīng huǐ xué cháng shēng.
城郭雖存人換盡,令威應悔學長生。
“令威應悔學長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