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帆山下叩漁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石帆山下叩漁扉”全詩
鷓鴣苦道行不得,杜鵑更勸不如歸。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游山遇雨》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山遇雨》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千秋觀前雨濕衣,
石帆山下叩漁扉。
鷓鴣苦道行不得,
杜鵑更勸不如歸。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陸游在游山途中遇到雨天的情景。詩人身著濕透的衣服站在觀景臺前,下方是石帆山,他敲擊著漁民的門扉。鷓鴣在極力呼喚,卻無法前行,而杜鵑則勸告它們回去。
賞析:
這首詩詞以山水自然景觀為背景,表達了詩人游山途中遇到雨天的感受和思考。詩人身處山間,被雨淋濕了衣服,通過描寫自己的身臨其境的感受,讓讀者能夠感受到他的真實情感和內心體驗。
詩中的“千秋觀前雨濕衣”描繪了雨水的細膩和滋潤,使得景色更加清新。石帆山下的漁扉代表著人類的居所,詩人的敲門聲表達了他的歸屬感和對人情溫暖的期待。
詩中的鷓鴣和杜鵑是兩種常見的鳥類,它們象征著詩人自身。鷓鴣苦苦前行,但卻無法前進,反映了詩人內心中的困境和迷茫;而杜鵑則勸告鷓鴣回去,暗示著詩人應該回歸自己的本心,尋找內心的安寧和歸宿。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自然山水中的游覽經歷,同時也融入了對人生歸宿和內心追求的思考。它通過描繪雨濕衣衫、敲門聲和鳥鳴,展示了作者細膩的觀察力和感受力,讓讀者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詩人的情感共鳴。
“石帆山下叩漁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shān yù yǔ
游山遇雨
qiān qiū guān qián yǔ shī yī, shí fān shān xià kòu yú fēi.
千秋觀前雨濕衣,石帆山下叩漁扉。
zhè gū kǔ dào héng bù dé, dù juān gèng quàn bù rú guī.
鷓鴣苦道行不得,杜鵑更勸不如歸。
“石帆山下叩漁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