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昏又輟讎書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窗昏又輟讎書課”全詩
窗昏又輟讎書課,臥聽蕭蕭打葉聲。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雨復作》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雨復作》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今日云歸恰喜晴,
小池忽見水紋生。
窗昏又輟讎書課,
臥聽蕭蕭打葉聲。
中文譯文:
今天云歸,正好是晴天,
小池中突然出現了水波。
房間昏暗,我停止了寫字課,
躺下來聽著蕭蕭的落葉聲。
詩意和賞析:
《雨復作》是陸游的一首描寫雨后晴天的詩歌。詩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他對天氣變化的觀察和內心的感受。
詩的前兩句寫道:“今日云歸恰喜晴,小池忽見水紋生。”雨后云歸,正好天空放晴。在小池中,突然出現了微波蕩漾的水紋。這里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雨后陽光的迅速出現和水面的變化,給人以一種清新明朗的感覺,也表達了詩人對于晴朗天氣的喜悅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詩寫到:“窗昏又輟讎書課,臥聽蕭蕭打葉聲。”窗戶因為天色昏暗而變得昏暗,詩人停下了手中的讀書課程,躺下來聆聽窗外不斷飄落的落葉聲音。這里通過對室內環境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安靜、寧靜的氛圍。詩人把自己沉浸在這樣一個寧靜的場景中,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表達了他對自然的傾慕和對閑適時光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雨后晴天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感受的交融,展示了詩人喜悅的情緒和對自然的熱愛。這首詩以其清新淡雅的風格,表達了對寧靜、安逸生活的向往,讓讀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詩人內心的寧靜。
“窗昏又輟讎書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fù zuò
雨復作
jīn rì yún guī qià xǐ qíng, xiǎo chí hū jiàn shuǐ wén shēng.
今日云歸恰喜晴,小池忽見水紋生。
chuāng hūn yòu chuò chóu shū kè, wò tīng xiāo xiāo dǎ yè shēng.
窗昏又輟讎書課,臥聽蕭蕭打葉聲。
“窗昏又輟讎書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