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云忽破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川云忽破散”全詩
呻吟雖甚苦,飲啗尚自若。
筋骸則已疲,正氣亦消鑠。
行年垂八十,所恃豈在藥。
魔軍累百萬,指顧可盡縛。
君看仁義師,何至用韜略。
川云忽破散,平地見日腳。
無人畫此翁,縹渺立孤鶴。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病起遇晴有作》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起遇晴有作》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在病中的身世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起遇晴有作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十日春雨霪,
百疾投間作。
呻吟雖甚苦,
飲啗尚自若。
筋骸則已疲,
正氣亦消鑠。
行年垂八十,
所恃豈在藥。
魔軍累百萬,
指顧可盡縛。
君看仁義師,
何至用韜略。
川云忽破散,
平地見日腳。
無人畫此翁,
縹渺立孤鶴。
詩詞的中文譯文:
連續的春雨已經下了十天,
百種疾病紛紛降臨。
盡管我呻吟痛苦不堪,
但我仍然堅強地飲食自如。
我的筋骸已經疲憊不堪,
我的正氣也消散殆盡。
我已走過八十個春秋,
所依賴的恐怕不在于藥物。
邪惡的軍隊累計達到百萬,
只需一個指顧,就能全部束縛。
請你看看那些標榜仁義的師者,
為何要用奸詭的策略。
云霧突然破散,
平地上陽光照耀。
沒有人畫下這位老者的形象,
他若隱若現,宛如孤獨的白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陸游在病中的境遇和對生命的思考。他表達了自己身患重病的困頓和痛苦,但盡管如此,他仍然保持著堅強的意志,能夠自如地飲食。詩中的"十日春雨霪"暗示了長時間的病痛之苦,而"百疾投間作"則強調了疾病的種類繁多。
在病中,陸游感嘆自己的身體已經疲憊不堪,正氣也消散殆盡,他的年紀已經垂八十,無法依賴藥物來恢復健康。這種身體的虛弱和無助與他之前的壯志豪情形成鮮明對比。
接著,陸游通過"魔軍累百萬,指顧可盡縛"表達了對邪惡勢力的批判。他呼吁那些標榜仁義的師者,不應該采用奸詭的手段,而是應該依靠正義和道義來解決問題。
最后兩句"川云忽破散,平地見日腳。無人畫此翁,縹渺立孤鶴",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無人理解的境遇。他的形象如同縹渺的孤鶴,無人畫下他的身影。
整首詩詞通過對病痛、身世和人生的思考,展現了陸游在疾病困擾下的堅韌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詩中融入了對邪惡勢力和道德準則的探討,同時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無人理解的境遇。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內心世界,讓讀者在感受到病痛的痛苦與無奈的同時,也能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川云忽破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qǐ yù qíng yǒu zuò
病起遇晴有作
shí rì chūn yǔ yín, bǎi jí tóu jiàn zuò.
十日春雨霪,百疾投間作。
shēn yín suī shén kǔ, yǐn dàn shàng zì ruò.
呻吟雖甚苦,飲啗尚自若。
jīn hái zé yǐ pí, zhèng qì yì xiāo shuò.
筋骸則已疲,正氣亦消鑠。
xíng nián chuí bā shí, suǒ shì qǐ zài yào.
行年垂八十,所恃豈在藥。
mó jūn lèi bǎi wàn, zhǐ gù kě jǐn fù.
魔軍累百萬,指顧可盡縛。
jūn kàn rén yì shī, hé zhì yòng tāo lüè.
君看仁義師,何至用韜略。
chuān yún hū pò sàn, píng dì jiàn rì jiǎo.
川云忽破散,平地見日腳。
wú rén huà cǐ wēng, piǎo miǎo lì gū hè.
無人畫此翁,縹渺立孤鶴。
“川云忽破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