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壤歌堯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擊壤歌堯年”全詩
風露雖已高,草木郁未衰。
敲門尋野人,一笑萬事非。
拂榻意何勤,酒釅雁鶩肥。
新涼天所賜,盡醉不足辭。
擊壤歌堯年,瞑目以為期。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訪野人》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訪野人》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行城西南,適茲素秋時。
風露雖已高,草木郁未衰。
敲門尋野人,一笑萬事非。
拂榻意何勤,酒釅雁鶩肥。
新涼天所賜,盡醉不足辭。
擊壤歌堯年,瞑目以為期。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陸游在素凈的秋天,徜徉于城市的西南部,尋找一位隱居在野外的朋友。盡管秋風和露已經變得涼爽,但周圍的草木依然郁郁蔥蔥,生命力依舊旺盛。作者敲門尋找那位隱居的野人,而他的朋友卻輕松地一笑,表示世事紛繁與自己無關。野人拂去塵世的瑣事,專注于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們共同分享著美酒,野味豐盛,享受新涼的天氣,喝得酩酊大醉。作者想象著自己像傳說中的堯帝一樣,和這位野人一起敲擊著土壇,歌唱著遠古的歲月。他閉上眼睛,仿佛這一切都是他內心深處的期盼。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陸游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樸素自然的贊美。詩中的野人象征著隱士,代表了獨立自主、超脫塵世的精神追求。作者通過尋找野人來表達自己對閑適自由生活的向往,想要擺脫紛擾的塵世,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在。詩中的秋天意象和自然景色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寧靜、淡泊的氛圍,傳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詩中的"一笑萬事非"表達了野人對世俗紛擾的淡然態度,他能超脫一切煩惱,用一笑化解萬事。通過與野人的相遇和共享,作者表達了自己對真實自然生活和人與人之間純粹友誼的向往。同時,詩中的酒宴和歡樂氣氛也體現了作者對快樂和豁達心態的追求。
最后兩句"擊壤歌堯年,瞑目以為期"表達了作者對理想化境的追求。擊壤歌唱是古代祭祀儀式中的一種形式,表達了對古代賢人的敬仰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作者閉上眼睛,將這種向往化作內心的期盼,寄望于能夠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境界。
整首詩詞以清新、淡泊、自由的筆觸描繪了作者對自然、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達了對紛繁世事的超脫和對內心自在的追求。它展現了陸游獨特的感悟和對人生境界的渴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價值。
“擊壤歌堯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ǎng yě rén
訪野人
wǒ xíng chéng xī nán, shì zī sù qiū shí.
我行城西南,適茲素秋時。
fēng lù suī yǐ gāo, cǎo mù yù wèi shuāi.
風露雖已高,草木郁未衰。
qiāo mén xún yě rén, yī xiào wàn shì fēi.
敲門尋野人,一笑萬事非。
fú tà yì hé qín, jiǔ yàn yàn wù féi.
拂榻意何勤,酒釅雁鶩肥。
xīn liáng tiān suǒ cì, jǐn zuì bù zú cí.
新涼天所賜,盡醉不足辭。
jī rǎng gē yáo nián, míng mù yǐ wéi qī.
擊壤歌堯年,瞑目以為期。
“擊壤歌堯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