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馬久無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車馬久無跡”全詩
桃符帶草寫,椒酒過花斟。
車馬久無跡,兒孫聊慰心。
更欣春意早,處處有鳴禽。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己未新歲》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己未新歲》
餞歲愁雖劇,迎年喜亦深。
桃符帶草寫,椒酒過花斟。
車馬久無跡,兒孫聊慰心。
更欣春意早,處處有鳴禽。
中文譯文:
送走歲月的憂愁雖然沉重,迎接新年的喜悅也同樣深沉。
用桃符寫下吉祥的寄語,以椒酒敬逢花開之時。
車馬的痕跡久已不見,但子孫們的存在讓心靈得到慰藉。
更加欣喜春意的早臨,到處都有鳴禽的歌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己未新歲》。詩人在這首詩中表達了對過去歲月的告別和對新年的期待之情。
首先,詩人提到餞歲愁雖劇,表明自己在告別過去一年時心中充滿了憂愁和沉重之情。這可能是因為歲月的流逝給他帶來了許多困擾和痛苦,他對過去的一年感到遺憾和不滿。然而,隨著新年的到來,詩人的喜悅也隨之而來。他迎接新年的喜悅與過去歲月的憂愁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了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和希望。
其次,詩中提到了桃符和椒酒。桃符是古代民間風俗中一種用桃枝制作的吉祥符號,用來祈求吉祥和祝福。詩人用桃符帶草寫下祝福的話語,象征著他對新年的美好祝愿。椒酒是一種用椒鹽和酒混合的飲品,詩人用它來慶祝新年的到來。這里的桃符和椒酒都體現了詩人對新年的熱切期待和喜悅之情。
然后,詩人提到了車馬久無跡,兒孫聊慰心。這句表達了歲月的流轉,車馬的痕跡已經消失不見,但是兒孫的存在給詩人帶來了心靈的慰藉和安慰。子孫的存在象征著生命的延續和家族的傳承,給詩人帶來了溫暖和快樂。
最后,詩人欣喜地提到春意早已到來,到處都有鳴禽的歌聲。這表明春天的美好即將到來,大自然正在蘇醒和煥發生機。鳴禽的歌聲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和新生的希望,給人們帶來了喜悅和激動。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述歲月的變遷和對新年的期待,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美好祝愿和希望,同時也強調了家庭和親情的重要性。詩中運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感受和對生活的熱愛這首詩詞《己未新歲》描繪了作者陸游在宋代迎接新年時的情感和愿望。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餞歲愁雖劇,迎年喜亦深。
桃符帶草寫,椒酒過花斟。
車馬久無跡,兒孫聊慰心。
更欣春意早,處處有鳴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陸游在宋代創作的作品,詩中表達了他對過去歲月的告別、對新年的期待和對家庭的珍視。
詩的開頭,陸游提到餞歲愁雖劇,意味著告別過去一年時心中充滿了憂愁和煩惱。這可能是因為歲月的流逝給他帶來了許多困擾和痛苦,他對過去的一年感到遺憾和不滿。然而,隨著新年的到來,他的喜悅也同樣深沉。他迎接新年的喜悅與過去歲月的憂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了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和希望。
詩中出現了桃符和椒酒的描寫。桃符是古代民間風俗中一種用桃枝制作的吉祥符號,用來祈求吉祥和祝福。陸游用桃符帶草寫下祝福的話語,象征著他對新年的美好祝愿。椒酒是一種用椒鹽和酒混合的飲品,陸游用它來慶祝新年的到來。桃符和椒酒都體現了陸游對新年的熱切期待和喜悅之情。
接下來,陸游提到了車馬久無跡,兒孫聊慰心。這句表達了歲月的流逝,車馬的痕跡已經消失不見,但是兒孫的存在給陸游帶來了心靈的慰藉和安慰。子孫的存在象征著生命的延續和家族的傳承,給陸游帶來了溫暖和快樂。
最后,陸游欣喜地提到春意早已到來,處處有鳴禽的歌聲。這表明春天的美好即將到來,大自然正在蘇醒和煥發生機。鳴禽的歌聲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和新生的希望,給人們帶來了喜悅和激動。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述歲月的變遷和對新年的期待,表達了陸游對未來的美好祝愿和希望,同時也強調了家庭和親情的重要性。詩中運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展現了陸游細膩的感受和對生活的熱愛。
“車馬久無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 wèi xīn suì
己未新歲
jiàn suì chóu suī jù, yíng nián xǐ yì shēn.
餞歲愁雖劇,迎年喜亦深。
táo fú dài cǎo xiě, jiāo jiǔ guò huā zhēn.
桃符帶草寫,椒酒過花斟。
chē mǎ jiǔ wú jī, ér sūn liáo wèi xīn.
車馬久無跡,兒孫聊慰心。
gèng xīn chūn yì zǎo, chǔ chù yǒu míng qín.
更欣春意早,處處有鳴禽。
“車馬久無跡”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