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煙莫作匆匆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沖煙莫作匆匆去”全詩
閑攜清圣濁賢酒,重試朝南暮北風。
水落痕留紅蓼節,雨來聲滿綠蒲叢。
沖煙莫作匆匆去,擬看溪丁下釣筒。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泝溪》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泝溪》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泝溪
射的峰前禹廟東,
短篷三扇臥衰翁。
閑攜清圣濁賢酒,
重試朝南暮北風。
水落痕留紅蓼節,
雨來聲滿綠蒲叢。
沖煙莫作匆匆去,
擬看溪丁下釣筒。
譯文:
在射的峰前禹廟的東面,
短篷下有三扇門,里面躺著一位衰老的翁。
悠閑地帶著清酒與賢士游蕩,
再次體驗朝南晚歸北風的感覺。
水退去,留下紅蓼的痕跡,
雨來時,聲音充滿了綠色的蘆葦。
不要匆匆地沖煙而去,
打算看看溪邊的人下釣筒。
詩意:
《泝溪》描繪了一個老人在泝溪之畔的景象。詩中的禹廟是對歷史的致敬,表達了作者對古代圣人的敬仰之情。翁老衰,臥于短篷之下,似乎在享受著歲月的寧靜和自在。
詩人帶著清酒與賢士漫步,感受著南方的朝陽和北方的晚風,重溫過去的時光。水退去時,留下了紅蓼的痕跡,在雨中,綠色的蘆葦發出沙沙的聲音。
最后,作者告誡人們不要匆匆地離去,而是停下來觀賞溪邊的人垂釣的景象,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寧靜。
賞析:
《泝溪》以簡潔、質樸的語言描繪了一幅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的畫面。詩中的禹廟象征著歷史的沉淀和傳統文化,而老翁的形象則代表了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滄桑。
詩人通過描述水落、雨來的景象,表達了自然界的變化和生機,同時也寄托了對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兩句則是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呼吁人們停下腳步,欣賞生活中的美好瞬間。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和人文情感相結合,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傳統的熱愛,以及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通過對歲月流轉和人生的思考,詩人傳達了對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沖煙莫作匆匆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xī
泝溪
shè dì fēng qián yǔ miào dōng, duǎn péng sān shàn wò shuāi wēng.
射的峰前禹廟東,短篷三扇臥衰翁。
xián xié qīng shèng zhuó xián jiǔ, zhòng shì cháo nán mù běi fēng.
閑攜清圣濁賢酒,重試朝南暮北風。
shuǐ luò hén liú hóng liǎo jié, yǔ lái shēng mǎn lǜ pú cóng.
水落痕留紅蓼節,雨來聲滿綠蒲叢。
chōng yān mò zuò cōng cōng qù, nǐ kàn xī dīng xià diào tǒng.
沖煙莫作匆匆去,擬看溪丁下釣筒。
“沖煙莫作匆匆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