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刀尺制秋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又看刀尺制秋衣”全詩
遣仆遠馱黃檗出,呼兒閑取白鷗歸。
片云忽起迷丹灶,潦水初生沒釣磯。
一出可憐時屢變,又看刀尺制秋衣。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憶三山》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憶三山》是宋代文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懷念過去的山水風景和生活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柳橋南北弄煙霏,
門不常關客自稀。
遣仆遠馱黃檗出,
呼兒閑取白鷗歸。
片云忽起迷丹灶,
潦水初生沒釣磯。
一出可憐時屢變,
又看刀尺制秋衣。
詩詞的意境主要表達了作者對過去山水景色和自由生活的懷念,以及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和變遷的感慨。
在詩的開頭,作者描述了柳橋南北彌漫的薄霧,暗示了詩人所處的環境。接著,作者提到他的門常常不關,很少有客人來訪,這表明他的生活相對孤獨與清靜。
接下來的幾句中,作者提到他派遣仆人去遠處運送黃檗(一種植物)回來,同時呼喚兒子去捕捉白鷗。這些描寫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然而,在下一段中,作者描述了片云忽起,使得紅色的灶臺在迷霧中隱約可見,以及漲潮的水將釣磯掩沒。這些景象暗示了詩人所處的環境變化和現實的困境,也反映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失落。
最后兩句詩中,作者提到一出又一出的時光變遷,以及刀尺制作秋衣。這里的刀尺指的是衡量時間的工具,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生活的規律。詩的結尾表達了作者對時光的感慨和對生活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山水景色和生活情景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自由自在生活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與思考。詩中運用了景物的變化和對自然元素的描寫,以及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塑造了一種寂寞、淡泊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與感慨。
“又看刀尺制秋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sān shān
憶三山
liǔ qiáo nán běi nòng yān fēi, mén bù cháng guān kè zì xī.
柳橋南北弄煙霏,門不常關客自稀。
qiǎn pū yuǎn tuó huáng bò chū, hū ér xián qǔ bái ōu guī.
遣仆遠馱黃檗出,呼兒閑取白鷗歸。
piàn yún hū qǐ mí dān zào, lǎo shuǐ chū shēng méi diào jī.
片云忽起迷丹灶,潦水初生沒釣磯。
yī chū kě lián shí lǚ biàn, yòu kàn dāo chǐ zhì qiū yī.
一出可憐時屢變,又看刀尺制秋衣。
“又看刀尺制秋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