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臨歸為小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到處臨歸為小留”全詩
亂山孤店雁聲晚,一馬二童溪路秋。
掃壁有僧求醉墨,倚樓無客話清愁。
殘年敢望常強健,到處臨歸為小留。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游近山》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近山》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羸病知難賦遠游,
尚尋好景送悠悠。
亂山孤店雁聲晚,
一馬二童溪路秋。
掃壁有僧求醉墨,
倚樓無客話清愁。
殘年敢望常強健,
到處臨歸為小留。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陸游羸弱病態的身體使他無法遠游,但他仍然尋找著美景來滿足自己的心靈。在野外的亂山之中,只有一家孤店,晚上有雁的叫聲。陸游騎著一匹馬,有兩個童子相隨,走在秋天的溪路上。他在墻上掃除,希望找到一位僧人,與他一起飲酒作樂。他靠在樓上,沒有客人可以與他愉快地交談,只有清悲的愁苦。盡管自己年紀已經殘缺,但他仍然希望保持健康與堅強,無論到哪里都要面對歸宿的問題。
賞析:
這首詩詞以陸游自己的親身經歷為素材,表達了他身體羸弱而無法遠游的困境,同時也展現了他對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感受。詩中的亂山、孤店、雁聲、溪路等景物形象生動,給人一種寂寥、蕭瑟的感覺。作者通過描繪這些景物,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孤獨和清愁。詩的后半部分,作者希望能夠保持健康與堅強,執著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又感到歸宿的問題始終存在,這種矛盾的心境也增加了詩的情感厚度。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樸素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它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通過描繪自然景物來抒發作者內心的情感。同時,詩中的自然景物也與作者的心境相呼應,營造出一種憂愁而寂寥的意境。這種意境在宋代的文學中被廣泛運用,被稱為“山水田園詩”,它追求真實感和自然感,抒發了人們對自然、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和感受。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現了一種憂愁而寂寥的意境,具有宋代山水田園詩的特點。
“到處臨歸為小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jìn shān
游近山
léi bìng zhī nán fù yuǎn yóu, shàng xún hǎo jǐng sòng yōu yōu.
羸病知難賦遠游,尚尋好景送悠悠。
luàn shān gū diàn yàn shēng wǎn, yī mǎ èr tóng xī lù qiū.
亂山孤店雁聲晚,一馬二童溪路秋。
sǎo bì yǒu sēng qiú zuì mò, yǐ lóu wú kè huà qīng chóu.
掃壁有僧求醉墨,倚樓無客話清愁。
cán nián gǎn wàng cháng qiáng jiàn, dào chù lín guī wèi xiǎo liú.
殘年敢望常強健,到處臨歸為小留。
“到處臨歸為小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