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聲不斷葉飛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聲不斷葉飛霜”全詩
經綸正復慚伊傳,雜駁猶能陋漢唐。
卷盡殘書窗已晚,笑呼童子換爐香。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庵中晚思》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庵中晚思》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夜晚時分,我獨自在小庵里踱步思考。紛繁的世俗事務是否還在忙碌?烏云投下陰影,遮蔽了陽光;雨聲不斷,樹葉像雪花一樣飄落。我感到自己的學問才華實在微不足道,只能勉強比得上陋劣的漢唐文人。翻完了殘篇斷簡,窗外已經是晚霞余暉。我笑著喚來小童子,換上香爐,開始晚間的修行。
詩意:
《庵中晚思》是陸游在夜晚時分獨自思考的心境的抒發。詩人置身于小庵之中,思緒紛飛,對世俗喧囂的追逐感到困惑與厭倦。他感嘆自己的才華和學問的淺薄,無法與古代文人相媲美,但對于歷代文獻的閱讀研究依然不懈。夜晚的窗外,烏云密布,雨聲不斷,給人一種寂靜和冷清的感覺。最后,詩人笑著喚來小童子,準備更加專注地投入到修行中。
賞析:
《庵中晚思》通過描繪夜晚的庵中景象,展現了詩人陸游內心的孤獨、思考和對世俗的疲倦。詩人通過對自身才華和學問的自省,表達了一種對于自身局限性的認知和惋惜,并以此對比了古代文人的卓越成就。詩中的雨聲、烏云和殘篇斷簡的描繪,通過自然景物的抒發,進一步凸顯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迷茫。最后,詩人笑呼小童子換上香爐,意味著他將拋開俗世的紛擾,專心投入到修行中,尋求內心的寧靜和超脫。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境遇的思考,透過小庵中的晚思,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追求。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使人產生共鳴,對于追求內心寧靜與超脫的人們具有啟示意義。
“雨聲不斷葉飛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ān zhōng wǎn sī
庵中晚思
xiǎo ān mó fù dú páng yáng, sú shì fēn fēn yǒu dǐ máng? yún yǐng hū shēng yā bì rì, yǔ shēng bù duàn yè fēi shuāng.
小庵摩腹獨彷徉,俗事紛紛有底忙?云影忽生鴉蔽日,雨聲不斷葉飛霜。
jīng lún zhèng fù cán yī chuán, zá bó yóu néng lòu hàn táng.
經綸正復慚伊傳,雜駁猶能陋漢唐。
juǎn jǐn cán shū chuāng yǐ wǎn, xiào hū tóng zǐ huàn lú xiāng.
卷盡殘書窗已晚,笑呼童子換爐香。
“雨聲不斷葉飛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