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封三品鶴乘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石封三品鶴乘軒”全詩
畢竟只供千載笑,石封三品鶴乘軒。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讀隱逸傳》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隱逸傳》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隱士進入都城的情景,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思考和對世俗榮華的嘲諷。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終南處士入都門,室山人補諫垣。
畢竟只供千載笑,石封三品鶴乘軒。
詩詞的詩意是,終南處士(指隱士)進入都城的大門,與室山人(指官員)一同修補城墻。然而,這種修補只是為了讓后人嘲笑,因為這種功勞只能被封石的鶴(指官員)乘坐的軒車所享受。
這首詩詞通過對隱士和官員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對世俗權勢的不屑。隱士代表了追求內心自由和精神追求的理想生活,而官員則象征著功名利祿和社會地位的追逐。作者認為,官員們為了追求權力和地位,不惜修補城墻,但這種努力最終只會被后人嘲笑。詩詞中的“石封三品鶴乘軒”暗指官員們的功勞只能被封存在石碑上,而無法真正得到實質的回報。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以諷刺的手法揭示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批判態度,同時也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對功名利祿的冷嘲熱諷。它展示了陸游獨特的思想觀點和對人生價值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深度。
“石封三品鶴乘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yǐn yì chuán
讀隱逸傳
zhōng nán chǔ shì rù dōu mén shì shān rén bǔ jiàn yuán.
終南處士入都門室山人補諫垣。
bì jìng zhǐ gōng qiān zǎi xiào, shí fēng sān pǐn hè chéng xuān.
畢竟只供千載笑,石封三品鶴乘軒。
“石封三品鶴乘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