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寺閉空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蕭寺閉空房”全詩
虛稱砌臺使,不遇玉函方。
杳杳天難問,茫茫夜正長。
寂寥誰伴汝,蕭寺閉空房。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哭開孫》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哭開孫》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學步漸扶床,
乘車已駕羊。
虛稱砌臺使,
不遇玉函方。
杳杳天難問,
茫茫夜正長。
寂寥誰伴汝,
蕭寺閉空房。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逝去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中的“開孫”指的是作者的孫子,他在詩中表達了對孫子早逝的悲痛之情。詩詞通過描繪孤獨的場景和寂寥的心境,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哀傷和無奈。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孤獨。首句“學步漸扶床”,表達了孫子逝去后,作者內心的悲痛和無力感。接著,“乘車已駕羊”,以羊車代指孫子的靈柩,表達了作者對孫子的思念和對逝去的無奈。
詩中的“虛稱砌臺使,不遇玉函方”,表達了作者對孫子早逝的遺憾和無法挽回的失落。作者感嘆天難問、夜長茫茫,表達了他對逝去孫子的思念之情無法得到回應,時間的流逝使他的痛苦更加深刻。
最后兩句“寂寥誰伴汝,蕭寺閉空房”,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助。他感嘆自己無法陪伴孫子,孤獨地面對空蕩的寺廟,表達了他對孫子的深深思念和對逝去的無奈。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孫子逝去的悲痛和無奈之情,展現了人生的無常和生命的脆弱。這首詩詞通過深情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哀傷和對親人的深深思念。
“蕭寺閉空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kāi sūn
哭開孫
xué bù jiàn fú chuáng, chéng chē yǐ jià yáng.
學步漸扶床,乘車已駕羊。
xū chēng qì tái shǐ, bù yù yù hán fāng.
虛稱砌臺使,不遇玉函方。
yǎo yǎo tiān nán wèn, máng máng yè zhèng cháng.
杳杳天難問,茫茫夜正長。
jì liáo shuí bàn rǔ, xiāo sì bì kōng fáng.
寂寥誰伴汝,蕭寺閉空房。
“蕭寺閉空房”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