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盡從來未白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盡從來未白頭”出自宋代陸游的《書憂》,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bái jǐn cóng lái wèi bái tóu,詩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白盡從來未白頭”全詩
《書憂》
時人應怪我何求,白盡從來未白頭。
磅礡昆侖三萬里,不知何地可埋憂?
磅礡昆侖三萬里,不知何地可埋憂?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書憂》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憂》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時人應怪我何求,
白盡從來未白頭。
磅礡昆侖三萬里,
不知何地可埋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慮和困惑。作者感到時人對他的追求和期望不斷增加,使得他的頭發已經變白,但他的內心仍然未能得到真正的安寧。他將自己的憂愁比作昆侖山那樣巍峨壯麗的山脈,不知道可以在哪里找到一個可以埋葬自己憂慮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困惑。作者通過自己的經歷,反思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他感到自己在追求名利的過程中失去了內心的寧靜,憂慮和煩惱不斷困擾著他。詩中的昆侖山象征著作者內心的憂愁,它的磅礡和壯麗形象與作者內心的痛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內心困擾的無奈和迷茫。這種對內心痛苦的描繪和反思,使得這首詩詞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情感共鳴。
“白盡從來未白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yōu
書憂
shí rén yīng guài wǒ hé qiú, bái jǐn cóng lái wèi bái tóu.
時人應怪我何求,白盡從來未白頭。
bàng bó kūn lún sān wàn lǐ, bù zhī hé dì kě mái yōu?
磅礡昆侖三萬里,不知何地可埋憂?
“白盡從來未白頭”平仄韻腳
拼音:bái jǐn cóng lái wèi bái tóu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白盡從來未白頭”的相關詩句
“白盡從來未白頭”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白盡從來未白頭”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白盡從來未白頭”出自陸游的 《書憂》,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