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出高門行白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盤出高門行白玉”全詩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立春》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立春的時候,新生的菜盤上擺著嫩綠的菜蔬,我突然想起了過去在兩京時梅花盛開的時光。菜盤從高門走出,白玉色的手接過青絲送來。巫峽寒江的眼睛相對,我這個遠客在杜陵無盡的悲傷。我不知道我的身世將歸于何處,只能呼喚兒子為我找來紙和筆,寫下這首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立春時的心情和回憶。詩首的春菜暗喻著新生的希望,給人一種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而作者在看到菜盤的時候,突然想起了過去在兩京時看到梅花盛開的美景,喚起了他對過去歲月的回憶和對逝去歲月的思念之情。描寫菜盤從高門行出,白玉色的手送來青絲,顯現出作者的身份和地位,也可理解為他曾經擁有過的榮華富貴。然而,接下來的巫峽寒江和杜陵遠客等描寫,則呈現出作者當前的孤寂和無法回到過去的無奈。最后兩句的歸定處和呼兒覓紙,表露了作者對未來的無從預測和對文字的渴望和依賴。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歲月和過去榮華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未來的迷茫和無奈。作者以春菜和梅花的對比,表現了春天的希望與逝去歲月的懷念,使整首詩既展現了對過去的眷念情感,又表達了對未來的憧憬與迷茫。同時,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自身身份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對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對命運的無奈。整首詩意境清麗,情感真摯,給人以思考和共鳴之感。
“盤出高門行白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ì chūn
立春
chūn rì chūn pán xì shēng cài, hū yì liǎng jīng méi fā shí.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pán chū gāo mén xíng bái yù,
盤出高門行白玉,
cài chuán qiàn shǒu sòng qīng sī.
菜傳纖手送青絲。
wū xiá hán jiāng nà duì yǎn, dù líng yuǎn kè bù shèng bēi.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cǐ shēn wèi zhī guī dìng chù, hū ér mì zhǐ yī tí shī.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盤出高門行白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