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風忽送塔鈴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風忽送塔鈴語”全詩
萱房微呀不見日,筍籜自解時吹香。
野藤蟠屈入窗罅,濕菌扶疏生屋梁。
跨溝數椽最幽翳,漲水及檻雨敗墻。
靜涵青蘋舞藻荇,閑立白鷺浮鴛鴦。
芙蕖雖瘦亦彌漫,照眼翠蓋遮紅妝。
水紋珍簟欲卷卻,團團素扇嬾復將。
天風忽送塔鈴語,喚覺清夢游瀟湘。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怡齋》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怡齋》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東湖仲夏草樹荒,屋古無人亭午涼。
東湖在仲夏時節,草木凋零,荒蕪一片。古老的屋子里,無人的亭子里,午后的涼風吹過。
萱房微呀不見日,筍籜自解時吹香。
茅草覆蓋的房子微微搖晃,陽光無法透入。竹筍的葉片自然展開,散發出香氣。
野藤蟠屈入窗罅,濕菌扶疏生屋梁。
野生的藤蔓盤曲進入窗戶的縫隙,潮濕的菌類在屋梁上生長。
跨溝數椽最幽翳,漲水及檻雨敗墻。
橫跨溝渠的幾根梁木最為陰暗,漲水淹過門檻,雨水使墻壁腐朽。
靜涵青蘋舞藻荇,閑立白鷺浮鴛鴦。
湖水靜靜地容納著青蘋果和水草的舞動,白鷺自由地站立,鴛鴦在水面上漂浮。
芙蕖雖瘦亦彌漫,照眼翠蓋遮紅妝。
蓮花雖然瘦弱,但依然盛開,綠色的葉子遮掩著紅色的花朵。
水紋珍簟欲卷卻,團團素扇嬾復將。
水面上的漣漪像珍珠一樣閃爍,蓬松的白色扇子懶散地搖動。
天風忽送塔鈴語,喚覺清夢游瀟湘。
突然間,天風吹來塔上的鈴聲,喚醒了沉睡中的清夢,使人仿佛置身于湘江之畔。
這首詩詞以東湖的景色為背景,描繪了夏日荒涼的景象。通過描寫草木凋零、屋子荒廢、野生植物生長等細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環境的觀察和感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寫,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感受和獨特的審美情趣。整首詩詞以清新、靜謐的筆調,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清幽景色的追求,給人以一種寧靜、舒適的感覺。
“天風忽送塔鈴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í zhāi
怡齋
dōng hú zhòng xià cǎo shù huāng, wū gǔ wú rén tíng wǔ liáng.
東湖仲夏草樹荒,屋古無人亭午涼。
xuān fáng wēi ya bú jiàn rì, sǔn tuò zì jiě shí chuī xiāng.
萱房微呀不見日,筍籜自解時吹香。
yě téng pán qū rù chuāng xià, shī jūn fú shū shēng wū liáng.
野藤蟠屈入窗罅,濕菌扶疏生屋梁。
kuà gōu shù chuán zuì yōu yì, zhǎng shuǐ jí kǎn yǔ bài qiáng.
跨溝數椽最幽翳,漲水及檻雨敗墻。
jìng hán qīng píng wǔ zǎo xìng, xián lì bái lù fú yuān yāng.
靜涵青蘋舞藻荇,閑立白鷺浮鴛鴦。
fú qú suī shòu yì mí màn, zhào yǎn cuì gài zhē hóng zhuāng.
芙蕖雖瘦亦彌漫,照眼翠蓋遮紅妝。
shuǐ wén zhēn diàn yù juǎn què, tuán tuán sù shàn lǎn fù jiāng.
水紋珍簟欲卷卻,團團素扇嬾復將。
tiān fēng hū sòng tǎ líng yǔ, huàn jué qīng mèng yóu xiāo xiāng.
天風忽送塔鈴語,喚覺清夢游瀟湘。
“天風忽送塔鈴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