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少銀鞍傍險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實少銀鞍傍險行”全詩
浮云不負青春色,細雨何孤白帝城。
身過花間沾濕好,醉于馬上往來輕。
虛疑皓首沖泥怯,實少銀鞍傍險行。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崔評事弟許相迎不到應慮老夫見泥雨…必愆佳期走筆戲簡》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崔評事弟許相迎不到應慮老夫見泥雨…必愆佳期走筆戲簡》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該詩以描繪崔評事弟許相迎的場景為主題,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年老身體不再健康的擔憂。
詩詞的中文譯文:
江閣邀請賓客許馬迎,
從早晨到中午,自始至終。
飄渺的云彩未曾辜負著年輕,
細雨灑落在白帝城。
身處花間,有喜悅濕潤人心情,
醉心于馬上來往輕盈。
虛虛實實地憂疑,白發飄泥間行程,
實則稀少銀鞍側近危險之地。
詩意和賞析:
《崔評事弟許相迎不到應慮老夫見泥雨…必愆佳期走筆戲簡》這首詩以寫景為主,展現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年老身體不再健康的憂慮之情。詩中通過描繪江閣邀請賓客許馬迎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逝去青春年華的留戀和對自己逐漸老去的擔憂。
詩中的“浮云不負青春色”一句,以浮云比喻年華逝去的快速流逝,強調了時光不可挽回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青春年華的留戀。而“細雨何孤白帝城”則以細雨落在白帝城來喻示時光的無情,進一步反映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
在詩中,作者描繪了身處花間的喜悅,但又暗示了自己虛疑的心態,擔心白發和泥濘的道路可能給自己帶來危險。通過這種寫景手法,詩人自述了自己的心境和憂慮。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和對自己身體狀況的擔憂,展現了杜甫深刻的思考和對人生的體悟。
“實少銀鞍傍險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uī píng shì dì xǔ xiāng yíng bú dào yīng lǜ lǎo fū jiàn ní yǔ bì qiān jiā qī zǒu bǐ xì jiǎn
崔評事弟許相迎不到應慮老夫見泥雨…必愆佳期走筆戲簡
jiāng gé yào bīn xǔ mǎ yíng, wǔ shí qǐ zuò zì tiān míng.
江閣要賓許馬迎,午時起坐自天明。
fú yún bù fù qīng chūn sè,
浮云不負青春色,
xì yǔ hé gū bái dì chéng.
細雨何孤白帝城。
shēn guò huā jiān zhān shī hǎo, zuì yú mǎ shàng wǎng lái qīng.
身過花間沾濕好,醉于馬上往來輕。
xū yí hào shǒu chōng ní qiè, shí shǎo yín ān bàng xiǎn xíng.
虛疑皓首沖泥怯,實少銀鞍傍險行。
“實少銀鞍傍險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