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高雨雪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樓高雨雪微”全詩
稍通綃幕霽,遠帶玉繩稀。
門鵲晨光起,墻烏宿處飛。
寒江流甚細,有意待人歸。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夜宿西閣,曉呈元二十一曹長》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宿西閣,曉呈元二十一曹長》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城暗更籌急,樓高雨雪微。
稍通綃幕霽,遠帶玉繩稀。
門鵲晨光起,墻烏宿處飛。
寒江流甚細,有意待人歸。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杜甫在夜晚在一座西閣中過夜,次日清晨將寫給元二十一曹長的呈文。杜甫在詩中描繪了城樓下雨雪微微,昏暗中城內的人們仍在匆忙忙地行動。夜晚逐漸過去,細雨過后,綃帳漸漸開朗,天色也微微放晴,遠處的山上已經帶上稀稀的玉帶(可能是陽光映照在山上的白雪上)。詩中還描寫了門旁的鵲鳥在晨光中鳴叫飛起,墻上的烏鴉也在宿處飛翔。最后兩句則描寫了詩人看著寒江流水流淌得細細的,似乎有意等待著遠方的歸人。
賞析:
這首詩以樸實、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冷寂的冬夜,表達了詩人孤獨寂寞、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以及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感受。詩人通過城暗、樓高、雨雪、綃帳、玉繩、鵲鳥、墻烏等一系列的形象描繪,將寂靜夜晚的景象生動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他在對細節的精致觀察中,將內心的情感與外部環境相結合,深刻地表達了人在孤寂中對親情、友情的思念,以及對自然的感受。
此詩抒發了作者對人際情感和自然景色的共鳴,以及對人生境遇的反思。杜甫以細膩的筆觸,抒發了內心情感,展現了對生活的深刻體驗。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在孤寂中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許,是唐代杜甫優美抒情風格的典型代表之一。
“樓高雨雪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sù xī gé, xiǎo chéng yuán èr shí yī cáo cháng
夜宿西閣,曉呈元二十一曹長
chéng àn gèng chóu jí, lóu gāo yǔ xuě wēi.
城暗更籌急,樓高雨雪微。
shāo tōng xiāo mù jì, yuǎn dài yù shéng xī.
稍通綃幕霽,遠帶玉繩稀。
mén què chén guāng qǐ, qiáng wū sù chù fēi.
門鵲晨光起,墻烏宿處飛。
hán jiāng liú shén xì, yǒu yì dài rén guī.
寒江流甚細,有意待人歸。
“樓高雨雪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