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駐遠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松林駐遠情”全詩
徑添沙面出,湍減石棱生。
菊蕊凄疏放,松林駐遠情。
滂沱朱檻濕,萬慮傍檐楹。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西閣雨望》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西閣雨望》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雨中西閣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感受和內心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樓雨沾云幔,山寒著水城。
徑添沙面出,湍減石棱生。
菊蕊凄疏放,松林駐遠情。
滂沱朱檻濕,萬慮傍檐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雨中的西閣為主題,通過描寫雨水沾濕云幔和山寒籠罩水城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和變幻。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雨水從樓閣的檐下滴落,徑上的沙面因雨水而顯現,急流減少了石棱的顯現。詩人進一步描繪了菊花凋零的凄涼景象,以及遠處松林中停駐的思緒和情感。最后兩句表達了雨水滂沱,濕潤了朱檻,詩人的憂慮似乎也靠近了檐楹。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雨中的景色,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幻和人類的情感。詩人通過雨水的形象描繪了自然界的壯麗和變化,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思考和憂慮。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細節和運用意象,傳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思考。
“松林駐遠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gé yǔ wàng
西閣雨望
lóu yǔ zhān yún màn, shān hán zhe shuǐ chéng.
樓雨沾云幔,山寒著水城。
jìng tiān shā miàn chū, tuān jiǎn shí léng shēng.
徑添沙面出,湍減石棱生。
jú ruǐ qī shū fàng, sōng lín zhù yuǎn qíng.
菊蕊凄疏放,松林駐遠情。
pāng tuó zhū kǎn shī, wàn lǜ bàng yán yíng.
滂沱朱檻濕,萬慮傍檐楹。
“松林駐遠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