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原方渴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川原方渴雨”全詩
川原方渴雨,草木已驚秋。
露蔓晨猶泫,風蟬暮更遒。
明窗對清鏡,世事判悠悠。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六月晦日作》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六月晦日作》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夏忽云過,徂年行且休。
川原方渴雨,草木已驚秋。
露蔓晨猶泫,風蟬暮更遒。
明窗對清鏡,世事判悠悠。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六月晦日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感慨。長夏轉瞬即逝,歲月匆匆而過,作者感到自己的年華已經行將終止。大地干旱渴望雨水,草木已經感受到秋天的臨近。清晨的露水還未干涸,而傍晚的蟬鳴更加嘹亮。明亮的窗戶對著清澈的鏡子,作者在靜思之中認識到世事的無常和變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六月晦日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感慨。長夏轉瞬即逝,象征著人生的短暫和無常。川原渴望雨水,草木感受到秋天的臨近,展現了季節的變遷和自然界的循環。清晨的露水和傍晚的蟬鳴則象征著時間的流轉,以及生命中的起伏和變化。明亮的窗戶對著清澈的鏡子,暗示著作者在靜思之中認識到世事的無常和變幻。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思考,引發讀者對時間和生命的反思。
“川原方渴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ù yuè huì rì zuò
六月晦日作
cháng xià hū yún guò, cú nián xíng qiě xiū.
長夏忽云過,徂年行且休。
chuān yuán fāng kě yǔ, cǎo mù yǐ jīng qiū.
川原方渴雨,草木已驚秋。
lù màn chén yóu xuàn, fēng chán mù gèng qiú.
露蔓晨猶泫,風蟬暮更遒。
míng chuāng duì qīng jìng, shì shì pàn yōu yōu.
明窗對清鏡,世事判悠悠。
“川原方渴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