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余菰米亦堪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尚余菰米亦堪悲”全詩
卑飛正恐為人得,徑去何須報我知。
久憶蘋洲應自喜,尚余菰米亦堪悲。
放翁未到忘情處,日暮憑欄獨詠詩。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失鸂鶒》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失鸂鶒》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見池邊整羽衣,
繞村散覓走群兒。
卑飛正恐為人得,
徑去何須報我知。
久憶蘋洲應自喜,
尚余菰米亦堪悲。
放翁未到忘情處,
日暮憑欄獨詠詩。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陸游在池塘邊失去了一只鸂鶒(一種水鳥),并表達了他對這只鳥的思念和對自然的感慨。詩中表現了詩人對自然界的細膩觀察和對生命的短暫性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失去鸂鶒的感傷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人描述了自己在池塘邊找尋鸂鶒的情景,但卻沒有找到,他擔心鸂鶒可能已經被別人捕獲。詩人并不期望別人向他報告鸂鶒的下落,因為他認為這只鳥可能已經飛走了。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回憶起過去在蘋洲的美好時光,他對那里的景色和生活感到愉悅。然而,他也感到悲傷,因為他意識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都是短暫的,就像菰米一樣,即使還有一些剩余,也無法抵擋時間的流逝。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日暮時分獨自倚欄詠詩的情景。他將自己比作放翁,意味著他像一個隱居的老人一樣,獨自沉思和吟詠。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生命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時光和生命的感慨。
“尚余菰米亦堪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xī chì
失鸂鶒
bú jiàn chí biān zhěng yǔ yī, rào cūn sàn mì zǒu qún ér.
不見池邊整羽衣,繞村散覓走群兒。
bēi fēi zhèng kǒng wéi rén dé, jìng qù hé xū bào wǒ zhī.
卑飛正恐為人得,徑去何須報我知。
jiǔ yì píng zhōu yīng zì xǐ, shàng yú gū mǐ yì kān bēi.
久憶蘋洲應自喜,尚余菰米亦堪悲。
fàng wēng wèi dào wàng qíng chù, rì mù píng lán dú yǒng shī.
放翁未到忘情處,日暮憑欄獨詠詩。
“尚余菰米亦堪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