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苗無際接旁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綠苗無際接旁村”全詩
草荒常日經行路,水到前村舊漲痕。
黃犢盡耕稀曠土,綠苗無際接旁村。
家家足食山無盜,安枕何勞夜閉門?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五月得雨稻苗盡立》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五月得雨稻苗盡立》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五月得雨稻苗盡立,
在五月得到雨水的滋潤下,稻苗長得高高地直立,
這句詩描繪了五月時節農田中稻苗茁壯的景象。五月是春天過渡到夏天的季節,正是稻田生長的關鍵時期。得到雨水的滋潤,稻苗長得茁壯,高高地直立著。
城郭迎龍鼓吹喧,
城郭中迎接龍的儀式,鼓聲和吹奏的聲音喧囂不息,
這句詩描繪了城郭中舉行盛大儀式的熱鬧場景。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象征,迎接龍的儀式常常在重要的節日或慶典中舉行。城郭中鼓聲和吹奏的聲音此起彼伏,喧囂不息,熱鬧非凡。
甘膏三夕慰黎元。
甘甜的酒膏在三夜中慰勞黎民,
這句詩表達了統治者對黎民百姓的關懷和慰勞之情。甘膏是一種甜美的酒,用來表示統治者對人民的關懷和慰勞。三夜中,統治者為了慰勞黎民,不遺余力地提供甘膏,讓人民感受到了統治者的關懷和溫暖。
草荒常日經行路,
草木繁茂,常有人經過這條路,
這句詩描繪了草木茂盛的景象和人們經常經過的路。草木繁茂的景象表明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而人們經常經過的路則顯示了這個地方的繁忙和熱鬧。
水到前村舊漲痕。
水流到前面的村莊,留下了舊的漲水痕跡。
這句詩描繪了水流到村莊的情景和留下的漲水痕跡。水流到村莊,給人們帶來了生活的便利,但也留下了漲水后的痕跡,提醒人們自然界的力量和變化。
黃犢盡耕稀曠土,
黃牛盡力耕作著稀疏而廣闊的土地,
這句詩描繪了黃牛在廣闊的土地上辛勤耕作的情景。黃牛是農田中常見的勞動工具,它們盡力耕作著廣闊的土地,為農田的耕種做出了貢獻。
綠苗無際接旁村。
綠色的苗田無邊無際地延伸到旁邊的村莊。
這句詩描繪了綠色的苗田無邊無際地延伸到旁邊的村莊的景象。綠色的苗田象征著豐收和希望,它們延伸到了旁邊的村莊,給人們帶來了美好的期待。
家家足食山無盜,
每家都有充足的食物,山中沒有盜賊,
這句詩表達了社會安定和人民生活富裕的情景。每家都有充足的食物,說明人民的生活富足,而山中沒有盜賊,說明社會安定,人民生活安寧。
安枕何勞夜閉門?
為何要夜間關上門窗才能安心入睡呢?
這句詩提出了一個反問,表達了社會安定和人民生活安寧的程度。人們不需要夜間關上門窗才能安心入睡,說明社會治安良好,人民生活安寧無憂。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農田的景象、城郭的熱鬧、統治者的慰勞、自然界的力量和人民的生活狀況,展現了宋代社會的繁榮和安定。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詩詞更加生動、形象,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綠苗無際接旁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yuè dé yǔ dào miáo jǐn lì
五月得雨稻苗盡立
chéng guō yíng lóng gǔ chuī xuān, gān gāo sān xī wèi lí yuán.
城郭迎龍鼓吹喧,甘膏三夕慰黎元。
cǎo huāng cháng rì jīng xíng lù, shuǐ dào qián cūn jiù zhǎng hén.
草荒常日經行路,水到前村舊漲痕。
huáng dú jǐn gēng xī kuàng tǔ, lǜ miáo wú jì jiē páng cūn.
黃犢盡耕稀曠土,綠苗無際接旁村。
jiā jiā zú shí shān wú dào, ān zhěn hé láo yè bì mén?
家家足食山無盜,安枕何勞夜閉門?
“綠苗無際接旁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