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門數頃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柴門數頃秋”全詩
老驥厭伏櫪,饑鷹思下韝。
野橋危欲斷,山雨落還收。
何許丹青手,端能寫此愁。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再題》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題》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柴門數頃秋,
半日為遲留。
老驥厭伏櫪,
饑鷹思下韝。
野橋危欲斷,
山雨落還收。
何許丹青手,
端能寫此愁。
中文譯文:
秋天的柴門在幾頃田地中,半日時間都被拖延了。
老馬厭倦了在馬槽中伏臥,饑鷹渴望著下來捕食。
野外的橋梁搖搖欲墜,山上的雨水落下又收回。
這位丹青畫家的手,究竟能否描繪出這種愁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柴門、老馬、饑鷹、野橋和山雨等元素,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苦之情。
詩中的柴門和老馬象征著平凡的生活,柴門的秋天意味著時間的流逝,而老馬則代表著歲月的衰老。詩人通過這兩個形象,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年華逝去的感慨。
饑鷹則象征著渴望自由和追求更好生活的愿望。它思念著下來捕食,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和追求的向往。
野橋的危險和山雨的變幻,暗示了世事無常和人生的坎坷。詩人通過這兩個景象,表達了對生活中困難和挫折的感嘆。
最后兩句“何許丹青手,端能寫此愁”,詩人在思考丹青畫家是否能夠描繪出自己內心的愁苦。這里的丹青手指的是畫家,詩人在質疑藝術是否能夠真實地表達人的內心感受。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愁苦和對生活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生活困難和藝術表達的思考和感慨。
“柴門數頃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tí
再題
zhài mén shù qǐng qiū, bàn rì wèi chí liú.
柴門數頃秋,半日為遲留。
lǎo jì yàn fú lì, jī yīng sī xià gōu.
老驥厭伏櫪,饑鷹思下韝。
yě qiáo wēi yù duàn, shān yǔ luò hái shōu.
野橋危欲斷,山雨落還收。
hé xǔ dān qīng shǒu, duān néng xiě cǐ chóu.
何許丹青手,端能寫此愁。
“柴門數頃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