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無縱理亦長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口無縱理亦長饑”全詩
頭少二毛真篤老,口無縱理亦長饑。
朝聞夕死固當勉,幼學壯行嗟已遲。
小豎夜闌私怪我,儼然危坐若深思。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九月十日夜獨坐》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月十日夜獨坐》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九月的夜晚,陸游獨自坐在屋內,窗外的燈火孤單地照亮著稀疏的籬笆。正是寒沙時節,候鳥雁群飛臨。詩中提到自己年紀已經老邁,頭發稀少,但仍然懷有真摯的信仰。雖然口中沒有華麗的言辭,但內心卻長久地饑渴著。作者表示,早晨聽到晚上死去的消息,也應該堅定地勉勵自己。他感嘆自己年少時學識不多,壯年時行動不夠果斷,現在已經晚了。夜深人靜時,陸游自怨自艾,仿佛陷入了深思之中。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孤獨的夜晚和作者內心的思考,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自身成長的感慨。陸游在詩中展示了對年華逝去的無奈和對自己未能充分發揮才能的懊悔。詩中的景物描寫簡潔而凄美,通過對孤獨、寒冷和思考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人生的思索。整首詩詞給人一種深沉而憂傷的感覺,引發讀者對時間流逝和人生價值的思考。
“口無縱理亦長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yuè shí rì yè dú zuò
九月十日夜獨坐
péng chuāng dēng huǒ gěng shū lí, zhèng shì hán shā yàn dào shí.
蓬窗燈火耿疏籬,正是寒沙雁到時。
tóu shǎo èr máo zhēn dǔ lǎo, kǒu wú zòng lǐ yì zhǎng jī.
頭少二毛真篤老,口無縱理亦長饑。
zhāo wén xī sǐ gù dāng miǎn, yòu xué zhuàng xíng jiē yǐ chí.
朝聞夕死固當勉,幼學壯行嗟已遲。
xiǎo shù yè lán sī guài wǒ, yǎn rán wēi zuò ruò shēn sī.
小豎夜闌私怪我,儼然危坐若深思。
“口無縱理亦長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