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河溫洛不可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榮河溫洛不可見”全詩
太阿匣藏不見用,孤憤書成空自哀。
吾輩赤心本貫日,昔人白骨今生苔。
榮河溫洛不可見,青海玉關安在哉!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感憤秋夜作》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憤秋夜作》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月亮昏暗,照在窗戶上的樹顯得突兀,
狂風兇猛,滿天飄蕩著烏云。
太阿山的寶匣被隱藏起來,無法被人們所見,
我孤獨憤怒地寫下了這些書,卻只是空自哀嘆。
我們這些有赤誠之心的人,原本與太陽同在,
如今卻只剩下白骨,被青苔所覆蓋。
榮河和溫洛已經看不到了,
青海和玉關又在何處呢?
詩意:
《感憤秋夜作》表達了作者陸游對時代的不滿和對個人命運的思考。詩中的景象描繪了一種荒涼、孤獨和失落的氛圍。月亮昏暗、風聲兇猛,象征著社會的黑暗和動蕩。太阿山的寶匣被隱藏起來,象征著人們無法得到應有的榮耀和機會。作者孤獨憤怒地寫下了自己的心聲,但卻只能自己悲嘆,無法引起他人的共鳴。詩中提到的赤心、白骨和青苔,暗示了人們的信念和努力最終會被時間所遺忘和淡化。最后兩句表達了對過去輝煌和現實困境的反思和質問。
賞析:
《感憤秋夜作》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憤怒和對時代的失望。詩中的景象描繪了一種荒涼和孤獨的氛圍,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個人命運的思考。詩中的太阿山寶匣、赤心、白骨和青苔等意象,都具有象征性的含義,突出了作者對榮耀、信念和時光流轉的思考。整首詩以問句結尾,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輝煌和現實困境的質問,給人以深思和反思的空間。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代和個人命運的痛苦思考,展現了陸游獨特的情感和思想。
“榮河溫洛不可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fèn qiū yè zuò
感憤秋夜作
yuè hūn dàng hù shù tū wù, fēng è mǎn tiān yún wǎng lái.
月昏當戶樹突兀,風惡滿天云往來。
tài ē xiá cáng bú jiàn yòng, gū fèn shū chéng kōng zì āi.
太阿匣藏不見用,孤憤書成空自哀。
wú bèi chì xīn běn guàn rì, xī rén bái gǔ jīn shēng tái.
吾輩赤心本貫日,昔人白骨今生苔。
róng hé wēn luò bù kě jiàn, qīng hǎi yù guān ān zài zāi!
榮河溫洛不可見,青海玉關安在哉!
“榮河溫洛不可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