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日掩柴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盡日掩柴扉”全詩
太息眾皆醉,逝將誰與歸?經時忘肉味,盡日掩柴扉。
安得同心者,燈前語造微?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羲農》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羲農》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羲農去不反,釋老似而非。
太息眾皆醉,逝將誰與歸?
經時忘肉味,盡日掩柴扉。
安得同心者,燈前語造微?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流逝和人生歸宿的思考。詩中的羲農和釋老都是古代傳說中的人物,他們都離開了人世,但是他們的離去似乎并非真正的歸去。詩人感嘆時間的流逝,人們都沉迷于世俗的歡樂中,而最終都將離去,歸于何處呢?詩人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漸漸忘記了物質享受的滋味,整天閉門不出。他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在燈前探討微妙的人生哲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通過羲農和釋老這兩個傳說中的人物,詩人暗示了人們離去后的歸宿問題。詩中的“太息眾皆醉”表達了人們對于世俗歡樂的追求,但最終都將面臨離去的命運。詩人通過“經時忘肉味,盡日掩柴扉”來描繪自己日復一日的生活,以及對于物質享受的淡漠。最后,詩人表達了對于一個志同道合的人的渴望,希望能夠在燈前一起探討人生的微妙之處。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思考,表達了對于人生意義的思索和對于真正的歸宿的追求。它引發了讀者對于生命的思考,以及對于追求內心真正滿足的重要性的思考。
“盡日掩柴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nóng
羲農
xī nóng qù bù fǎn, shì lǎo shì ér fēi.
羲農去不反,釋老似而非。
tài xī zhòng jiē zuì, shì jiāng shuí yǔ guī? jīng shí wàng ròu wèi, jǐn rì yǎn chái fēi.
太息眾皆醉,逝將誰與歸?經時忘肉味,盡日掩柴扉。
ān dé tóng xīn zhě, dēng qián yǔ zào wēi?
安得同心者,燈前語造微?
“盡日掩柴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